蘋果壟斷案,美國最高法裁定意味著什么
在大法官眼里,蘋果占有主導地位,實際的關系是以蘋果為中心:App供應商←蘋果→消費者。這意味著蘋果將不僅面臨消費者的訴訟,也面臨著App供應商的訴訟
責任編輯:陳斌
對于消費者來說,他們不僅要證明蘋果的行為是壟斷者慣有的做法,而且還要盡量擴大競爭環境與壟斷環境之間價格的差別。
(本文首發于2019年5月23日《南方周末》)
在大法官眼里,蘋果占有主導地位,實際的關系是以蘋果為中心:App供應商←蘋果→消費者。這意味著蘋果將不僅面臨消費者的訴訟,也面臨著App供應商的訴訟
2019年5月13號,美國最高法院公布了有關蘋果公司壟斷訴訟的裁定。當天股市收市時,蘋果股票跌5%,部分原因在于最高法院作出的對其不利的裁定。大法官Kavanaugh主筆,與四位自由派大法官一致認定iPhone用戶有資格就蘋果壟斷App的購買進行訴訟。
蘋果首次推出iPhone并不久遠:12年前的2007年。一年后蘋果開始通過獨家應用商店賣App。但在美國打官司依舊是一件按部就班的緩慢操作。2011年,四位消費者把蘋果公司告上了地區聯邦法院,稱他們是蘋果公司壟斷行為的受害者——因為他們只能通過蘋果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