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比“鴻鵠”卑賤?家長別對職校有偏見
家長也許有能力承包孩子的費用,但不能保證他成為“燕雀”還是“鴻鵠”。職業無貴賤,哪怕把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到極致,也是值得尊敬的人。
責任編輯:溫翠玲
家長也許有能力承包孩子的費用,但不能保證他成為“燕雀”還是“鴻鵠”。職業無貴賤,哪怕把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到極致,也是值得尊敬的人。
2019年3月14日,在一所職業學院,教師(中)在給工業機器人專業的學生授課。
最近,筆者走訪了一些職業院校,被這些學校以企校訂單培養、現代學徒制、雙導師制等方式向社會輸出藍領工人、專技人才或創業者的務實教育理念震撼——這些人才是用人單位的“搶手貨”“香餑餑”,是創新創業的能手,早已刷新、改寫了人們對職業院校的傲慢與偏見。
曾經,也包括時下,很多人都是這么認為的:成績差的學生才去上職業院校,旁人難免一臉鄙夷;而同學之間、家長之間,要是說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溫翠玲 校對:胡曉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