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逃難 政府為難

樓市蕭條,一些不堪重負的地產商寧愿違約,也要把手中的土地退給地方政府,這直接導致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大幅縮水,進而影響這些城市的經濟發展

責任編輯:吳傳震 實習生 陳新焱

樓市蕭條,一些不堪重負的地產商寧愿違約,也要把手中的土地退給地方政府,這直接導致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大幅縮水,進而影響這些城市的經濟發展

一年之間,福州地產商歐宗洪恍若隔世。

去年9月,他的融信房產以每平方米9953元的樓面地價獲得福州原玻璃廠、保溫瓶廠地塊,成為福州的單價地王。今年2月,他損失7000萬元保證金,把土地還給了政府。

歐宗漢的廈門同行侯昌才也決定把一塊價值22億元的地塊還給廈門市政府,正是這塊地令侯昌才成為2007年的廈門地王。

在樓市持續不景的大背景下,往日一地難求的土地市場早已風光不再。不僅在福建,在上海、廣西等地也發生了地產商退地事件。一些沒有退地的地產商則開始私下轉讓,“現在找買家的土地滿天飛,但絕大部分沒人要”,一位地產商如此形容土地市場的蕭條。

不僅如此,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南京等城市的土地拍賣紛紛流拍。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上半年全國一線城市有超過40塊土地流拍。這使以土地出讓金為主要收入的地方政府不得不勒緊腰帶,并大幅削減投資計劃。

短短一年間,形勢逆轉。2007年上半年全國樓市暴漲,地產業大紅大紫,令所有地產商都患上了“土地饑渴癥”。當整個行業都失去理性之時,衰退之日也為時不遠。

瘋狂前夜
2007年9月11日是福州房地產界的狂歡之日。這一天,福州市土地拍賣市場大廳內人滿為患,城內的二百多家地產商濟濟一堂,走道上水泄不通,大廳里煙霧繚繞。“現場的氣氛如同賭場。”一位與會的福州地產商說。

在2007年上半年樓價持續上漲的刺激之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