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出了個共產黨!專訪臺共主席黃老養
臺灣人很單純,一聽到“共產黨”、“鄧小平”,都覺得很神秘哩。但是我就是利用民眾對共產黨的不熟悉,來吸引他們注意我,關注我們的黨。
責任編輯:郭力 鄧科
61歲的臺灣南部農民黃老養,在奮斗了18年后,終于當上了黨主席。他的黨全稱為“臺灣共產黨”(以下簡稱“臺共”)。
6月21日,臺灣“大法官會議”最新“釋憲”稱,臺灣“人民團體法”中“禁止(黨名出現)‘臺獨’、‘共產’的字眼”的條款違憲。因此,黃老養和其“同志”們的第14次建黨申請終于被通過。
7月20日,臺灣共產黨成立大會在臺南縣新化鎮“共產山莊”舉行。大會選舉黃老養為主席。
黃老養從沒讀過馬列,也不懂“階級斗爭”。之所以要用“共產”為政黨命名,理由是“用這個敏感的詞語吸引盡量多的臺灣人關注”,而且“跟國民黨和民進黨對著干很爽”。
他也有自己的堅持。20年前他有50畝地,現在剩下不到3畝,其他的全部變賣,充作建黨經費。他的妻子棄他而去,不過令他開心的是,兒子也是臺共黨員。
臺共成立次日,本報記者專訪黃老養。
13次申請建黨都失敗
臺共副主席簡炳洪還記得1993年第一次申請成立臺共的情形:他們帶著36名發起人的身份證明,復印好,連同相關登記表格一并交到“內政部”的一名工作人員手中。一周后,他們除了收到“駁回申請”的公函,還收到一份“告誡書”,“命令臺共解散”。
其后的十余年間,他們的住處不斷地有警察“拜訪”;他們開會時,50米外就總是停著一部不知來路的車;臺灣的政論節目還說“中共給臺共下指導棋”。
“如果能得到支持,我們怎么可能淪落到這個地步?”簡炳洪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南方周末:在建立臺共之前,你就一直種地?
黃老養:對,我就是普通農民一個啦。但有時候看到政府的政策,覺得不適合,我敢講敢說敢做,直接把政府壞的地方講出來。朋友覺得我個性強,說民進黨剛剛成立,讓我去參加。我就去了,黨證還是025號咧。
但是后來,我支持的派系和其他派系斗爭失敗,我看不慣,就退出了民進黨,開始組織共產黨。
南方周末:當時的臺灣社會還不能接受“共產主義”這個詞吧?
黃老養:我從1993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