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巨額應收票據問題,山西汾酒被上交所問詢
山西汾酒的巨額應收票據意味著企業實際并未收到賬款,但已經將大批量的貨發出,屬于先貨后款。
張女士告訴南方周末,現在仍能從汾陽拿到以噸為量級的“開發酒”。
責任編輯:馮葉
山西汾酒的巨額應收票據意味著企業實際并未收到賬款,但已經將大批量的貨發出,屬于先貨后款。
張女士告訴南方周末,現在仍能從汾陽拿到以噸為量級的“開發酒”。
2019年5月18日,山西汾酒(600809.SH)公告披露,公司收到上交所關于2018年年度報告的事后審核問詢函,要求就高額應收票據、毛利率下滑、關聯交易規模劇增等問題作出進一步解釋說明。
這是山西汾酒近期面臨的又一次風波,上個月,汾酒集團剛被媒體曝出“開發酒”亂象。
一系列問題的爆發或許與山西汾酒追求高增長目標有關。
2019年是山西汾酒母公司汾酒集團向山西省國資委立下三年業績“軍令狀”的最后一年。汾酒集團需在2019年完成酒類收入增長20%,酒類利潤增長25%的目標。與此同時,汾酒集團還要陸續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于年底前實現整體上市。否則,集團董事長李秋喜將引咎辭職。
高額應收票據
在上交所的問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西汾酒高達36.95億的應收票據,占到了期末總資產的31%。與2017年末同期的21.88億相比,大幅上漲了68.88%。上交所要求山西汾酒說明持有大額票據及應收票據大幅上漲的原因。
山西汾酒的巨額應收票據意味著企業實際并未收到賬款,但已經將大批量的貨發出,屬于先貨后款。
“這一方面折射出區域性白酒品牌渠道議價能力弱的困境,另一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