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盤里的花花食界

與西方、南洋“外貌協會”式吃花套路不同的是,一朵花要被咱們老祖宗pick進食譜,第一要素絕不是好看,而是可口。中看不中吃的東西,連海選都過不了。

責任編輯:吳悠

鮮花,米其林大廚的寵兒

兩朵黃紫的三色堇、幾朵湛藍的星星花,再配點紅白相間的石竹,還有橘黃的金紐扣、白色的小雛菊……

名為Gargouillou的多彩溫沙拉 (作者供圖/圖)

這些清晨剛從后院摘得的嬌艷小花,并沒被插到花瓶中,而是擺進了餐盤。主廚用鑷子小心翼翼地將這些五彩斑斕的小花朵行云流水地穿插在預先處理好的數十種瓜果蔬菜和一片煎火腿之間,原本樸素平實的蔬果沙拉頓時變得俏麗、靈動起來,像是把餐廳落地窗外生機勃勃的初夏景致濃縮到一方餐盤中,不僅讓你看到、聞到,還親口嘗到自然的神奇與美好。這道名為Gargouillou的多彩溫沙拉,是連續18年保持米其林三星的法國餐廳最富盛名的招牌菜,被譽為“世界最美沙拉”。

如今的西餐體系里,不僅是沙拉,前菜、甜點,甚至大魚大肉的主菜,只要得到鮮花的加持,格調瞬間飆升好幾個檔次。從常見的三色堇、石竹、小雛菊、玫瑰、薰衣草、康乃馨,到鄉土的向日葵、瓜豆類花,還有不問度娘都叫不出名字的嬌堇、金紐扣、星星花、香蜂草、矢車菊、旱金蓮、千日紅、紫羅蘭……幾乎是將一片鮮花盛開的原野搬上餐桌、融進菜肴。更講究些的餐廳甚至擁有自己的花園,種滿時令瓜果蔬菜、香草鮮花,每天什么花開得最靚,什么菜生得最嫩,什么瓜結得最好,擇優摘取烹制,菜單隨季節變換更迭,每個月甚至每天都有不一樣的體驗。

盛開的大馬士革玫瑰 (新華社/圖)

西方國家雖然熱衷于鮮花入菜,但更多是將其作為配角出現,裝飾作用遠遠大過味覺體驗。這些西餐食用花幾乎沒什么特別味道,甚至沒有香氣,它們之所以被廣泛運用,大概正是因為它們既能為菜品顏值錦上添花,又不會在口味上喧賓奪主吧。唯一能C位出道的食用花卉,恐怕只有玫瑰了,尤其是保加利亞的優質大馬士革玫瑰。除了絢麗的色彩,還有迷人的香氣,入茶可以提香,入菜可以增色,做甜點更是味道與顏值齊飛。若是制成玫瑰醬,清甜的滋味融合玫瑰幽香,搭配醇厚的司康與滑膩的英式濃縮奶油,一口吃出初戀感。也許有人會問:為何沒有薰衣草?普羅旺斯的薰衣草花海的確舉世聞名,但薰衣草用來做茶和甜點的只是極少一部分,更多是進入化工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溫翠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