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俐身邊的男人,是制造幻境的“外星”音樂家

“我天真而又大膽,醉心試驗,卻不是為了謀生,而只是出于一種激情和上癮?!?/blockquote>

責任編輯:楊靜茹

鞏俐和讓?米歇爾?雅爾

5月18日,戛納電影節會場上,鞏俐與讓·米歇爾·雅爾(Jean-Michel Jarre)攜手亮相《痛苦與榮耀》的首映紅毯,讓這位享有盛名的法國電子音樂家再次出現在大眾的視線中。

雅爾是中國的老朋友了,早在1981年,他就受邀來北京和上海舉辦音樂會。當時鄧麗君的甜蜜情歌還沒有風靡大陸,臺灣的校園歌曲剛剛傳唱開來,狂歌勁舞的迪斯科也僅在小范圍內興起,雅爾的音樂會不僅開啟了國人對電子音樂的認識,更向那個流行樂剛剛起步的年代展示了音樂更多的可能。

2004年,中法建交40周年,雅爾在北京故宮前舉辦音樂會,用最先進的西方電子音樂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拉開了促進中法文化交流的“法國文化年”的序幕。

雅爾被譽為“電子音樂之父”,他是這個領域的開創者、范式的制定者,也是一個持續的探索者。

聲色大夢

雅爾的音樂會像一場聲色交織的夢境。

讓·米歇爾·雅爾演奏激光豎琴。

他非常喜歡在音樂會上使用激光模擬電子音樂的琴鍵或琴弦,配以五光十色的燈光,環繞夜空的盛大煙火,營造出迷幻而令人神往的場景。

投影也是雅爾的音樂會上必不可少的裝置,他經常用投影機映射出巨大的圖像來豐富整個演出的場域。最夸張的一次是在1986年的休斯頓音樂會上,他采用兩千臺投影機在建筑物和1200英尺高的屏幕上點亮了圖像,再配上煙火和激光,這場縱情的聲色大會吸引了150萬觀眾,人群為之瘋狂,導致周圍的高速公路不得不暫時封閉。

1986年休斯頓演唱會上的燈光

1986年休斯頓演唱會上的燈光

一場音樂會就有150萬到場觀眾,這對于大多數音樂人來說是難以想象的,然而對于雅爾來說,這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他第一次音樂會的觀眾就突破了百萬級,打破了當時的吉尼斯記錄——那是在1979年的巴黎,一百萬人從協和廣場一直排到香榭麗舍大街。此后他頻頻打破自己的記錄,1990年的巴黎音樂會現場有250萬觀眾,1998年的莫斯科音樂會觀眾人數達到350萬。

激光、投影、煙火、外場和巨大的觀眾群體……這些成為了雅爾音樂會的固定元素,也構成了電子音樂演出的一種范式,但決定要做成這樣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貳東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