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誣告者
“更麻煩的是重復誣告,同一個問題,去年收到舉報后查否了,如果今年再收到同樣的舉報,還得按照流程再查一遍?!?/blockquote>發自:湖北十堰
責任編輯:錢昊平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8年以來,湖北十堰市已有12名惡意誣告者受到黨紀政務處分。
盡管丹江口紀委已給被誣告的楊飛“澄清、正名”,但他還是覺得挺委屈,擔心別人會懷疑他真有問題,要長期在質疑的目光里開展工作。
界定過程中就要嚴格區分誣告和錯告,“只有舉報人存在主觀上的惡意,并且明知舉報內容不實還要舉報,才能認定為誣告”。
“紀檢干部的主要精力放在查證信訪件所反映的問題線索上,到最后把問題查否才知道是誣告,但調查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對誣告的取證?!?/p>
“更麻煩的是重復誣告,同一個問題,去年收到舉報后查否了,如果今年再收到同樣的舉報,還得按照流程再查一遍?!?/p>
李道義不停地嘆氣。2019年5月30日下午,這位“副處級干部”有點沉默寡言。
三個月前,李道義因“誣告下屬”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并被免去了湖北十堰市住建委總工程師的職務,保留副處級待遇。
十堰市紀委的通報稱,2017年12月,李道義在擔任十堰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時,杜撰了多封匿名舉報信,誣告中心副主任。
對于紀檢部門來說,“誣告”不是一個新問題,但一直困擾著它們。十堰市紀委書記陳東靈表示,誣告會使干部“為擔當擔心,為正氣受氣”。湖北省紀委負責人也公開表示,“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為達到個人目的,肆意誣陷他人,增加監督執紀工作成本,影響當地政治生態?!?/p>
2018年以來,已有多地紀檢部門啟動了為被誣告干部“澄清正名”、還以清白的行動,但大多都未追究誣告者的責任。
十堰市紀委則向前一步,采取行動“揪”出了誣告者。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該市已有12名惡意誣告他人的黨員干部受到了黨紀政務處分,李道義就是其中之一。
不止是十堰,湖北省內已有多地出臺文件,要對誣告者進行嚴肅處理。2019年2月,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在部署年度工作時也指出,要“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截至目前,內蒙古、貴州等省份已制定關于查處誣告行為的相關規定。
“炮制”舉報信
巡察被視為巡視制度向基層的延伸。十九大報告提出在市縣黨委建立巡察制度之后,十堰市委開展了新一輪巡察。
2017年12月,十堰市委第一巡察組進駐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市紀委一名科級干部介紹,巡察組進駐不久,時任公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