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障融合有多少可能性?
過去數年,多個公益組織及社會企業為實現殘障人士重新就業,打開社交空間,開啟多個以“咖啡館”為基礎的公益項目、商業門店。
殘障人士在融合的環境中工作,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和應對困難的能力都將大為提升,意味著他們能擁有獨立生活、家庭地位和社會支持網絡。
責任編輯:張玥晗
過去數年,多個公益組織及社會企業為實現殘障人士重新就業,打開社交空間,開啟多個以“咖啡館”為基礎的公益項目、商業門店。
殘障人士在融合的環境中工作,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和應對困難的能力都將大為提升,意味著他們能擁有獨立生活、家庭地位和社會支持網絡。
聽障咖啡師藍立平給顧客制作手沖咖啡。
(本文首發于2019年6月6日《南方周末》)
在全國已有3800家門店的星巴克選擇在今年的助殘日——2019年5月19日開設國內首家手語門店,門店內聘用半數的聽障咖啡師服務,每個員工都可使用手語。此舉一出,諸多報道稱之為“可能是最安靜的咖啡門店”。
實際上,過去數年,多個公益組織及社會企業為實現殘障人士重新就業,打開社交空間,開啟多個以“咖啡館”為基礎的公益項目、商業門店,咖啡館里不僅有聽障咖啡師,也有視障、心智障礙咖啡師。
“咖啡”這一曾悄然攪動世界經濟、人類歷史的飲品,現在也在攪動我們對“殘障”的固有認知。這些咖啡館無法回避成本、運營、管理等問題,也承載著平等、共融的嘗試與思考。
“聽”, 不是天然的障礙
聽障咖啡師藍立平帥氣俊朗,通過助聽器的輔助,他能聽清顧客大部分的需求,除了發音上有些許別扭以外,他與常見的星巴克咖啡師無異。
但顧客進門,仍能感受到這家手語門店的獨特氛圍。門迎的店員向你微笑的同時,還用手語向你說“你好”。
點餐處的指引寫道,“我們聽不見你的聲音,但是我們很樂意為你服務”。為此,星巴克手語門店進行三個月的設計整修,點單系統全新設計,提供標注特殊符號的飲品及食品菜單,顧客只需在菜單上勾選即可,如需更多的交流,還能在手寫板上留言。取咖啡的服務臺則配備了震動提示器,以替代原來的“您的咖啡好了”。
對于早上匆匆買咖啡的上班族,也有應急準備?!拔覀儠此麄兊谋砬?,如果是很著急的,就直接引導他們到這里(非聽障咖啡師服務的點單處)?!彼{立平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這個時間會集中在早上10點前的通勤時間,中午午休期間?!笔终Z門店經理姜春茹已經摸清門店比較緊張的時間點,包括顧客的特征、員工特征,她也一一摸清。
從2018年8月,姜春茹第一次接到手語門店經理的任命開始,門店可能遇到的種種麻煩就已經在她的腦海里模擬了無數次。
大的問題只有一個——溝通。首先,聽障咖啡師聽力條件不一,有些聽障人可以直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