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兒
下面這個故事流傳廣遠,你只要看見開頭幾句,就知道結尾,但是我仍然得把它說完。
責任編輯:朱又可
一切美德的基礎在能“施” ,“施”的前提是能“有”,經過拼命賺錢、拼命省錢,終于拼命捐錢,從無到有,從有到施,可以稱為現代完人。
(本文首發于2019年6月6日《南方周末》)
賣牛奶的女孩沒有錯
下面這個故事流傳廣遠,你只要看見開頭幾句,就知道結尾,但是我仍然得把它說完。
一個農家女孩,頭上頂著一桶牛奶,前往集市。她一面走一面計算這桶牛奶可以賣多少錢,這些錢可以買多少雞蛋,這些蛋可以孵出多少雞,雞又生蛋,蛋又生雞,錢越賺越多,可以買羊,賣了羊可以買牛,她會變成一個有錢的人,可以穿什么樣的衣服,戴什么樣的首飾,可以參加舞會揚眉吐氣。
想著想著得意忘形,沒看見路旁有一塊絆腳石,害她幾乎跌倒,雖然沒有跌倒,頭上頂著的牛奶桶掉在地上,跌碎了!
這個故事的原典是《伊索寓言》,后來發展出不同的版本。人的脖子那么細,那么軟,里頭包著咽喉和血管,很不適合承擔壓力,賣牛奶的女孩為什么把木桶頂在頭上走路呢,各家版本都沒有解說。原來大千世界,各地民情風俗不同,現代人從電視屏幕上看見了,在非洲,在臺灣的排灣人,都有人從小練成這門功夫。
以前,各家版本也都傳達一個古老的訊息,這女孩不守本分,癡心妄想,留下一個笑話?,F代人的說法,年輕人應該及早培養理財的觀念,理財的第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