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總想在屋頂上溜達
《讓子彈飛》公映時,有專業影評人質疑:主角張牧之為了激發民眾,讓他們敢怒敢反,就殺死了黃四郎的替身,那是個無辜的人啊。姜文回答:“張牧之不是個楷模,也不是一個神,他恰恰要做這一筆才完整,否則他就不是張牧之。哈姆雷特也殺了一個不該殺的人,那人在偷聽。張牧之不該是完美的,那是毒害孩子們,電影還是該尊重歷史的?!?/blockquote>
圖片來源:不亦樂乎影業
《讓子彈飛》公映時,有專業影評人質疑:主角張牧之為了激發民眾,讓他們敢怒敢反,就殺死了黃四郎的替身,那是個無辜的人啊。姜文回答:“張牧之不是個楷模,也不是一個神,他恰恰要做這一筆才完整,否則他就不是張牧之。哈姆雷特也殺了一個不該殺的人,那人在偷聽。張牧之不該是完美的,那是毒害孩子們,電影還是該尊重歷史的?!?/p>
姜文一直在美化這個世界,但他從來懶得美化一個具體的人,哪怕是他親生的作品,哪怕是他親飾的角色。
馬小軍以為自己可以為蜜(Miss)行兇,在莫斯科餐廳一次次出刀,可是情敵劉憶苦身上沒有傷口,一切是小軍的臆想。
馬走日兩次暴打王天王,找死之后遇見生路,眼看著生路還是再次找死,他也不是要除盡人間偽善與猙獰,魯迅都沒有這種凌云志呢。走日兄只是看不過去,他對過于操蛋的事情有點過敏,就像另外有人對貓毛過敏,對花粉過敏。
最后回到故都北平,姜文演了一個愛辦大事愛下大棋的藍青峰。有些觀眾覺得這盤大棋怎么被下得這么灑湯漏水,這什么邪不壓正,簡直就千瘡百孔。其實,姜文早看教科書上許多大人物不耐煩,覺得自己也沒必要像《扒馬褂》一樣兢兢業業自告奮勇給人家圓謊,他就要讓大家看看我國歷史上多少自以為滴水不漏的大事,其實從一開始就漏得滴水不剩。
從22歲出演《末代皇后》里的溥儀那會兒,姜文對自己飾演的歷史人物,就有一份清醒認知。那是1985年。
28歲主演《大太監李蓮英》,33歲出演《秦頌》的嬴政,34歲出演《宋家皇朝》的宋查理,46歲出演《建國大業》的毛人鳳,48歲出演《關云長》的曹操,這是關于姜文創作履歷的一種相對冷門的羅列,這里可以看出他與角色保持的距離,他對歷史的審視或是偶爾的身不由己。
他對這個世界可沒想保留這么多的距離,他很有熱忱來美化這個世界,但必須以他自己的方式,必須以他自己能主控一切的作品。
圖片來源:網絡
他熱愛剪輯臺,他確信沒有剪輯技術就會出賣演員的很多東西,電影也必然松散:“剪輯這活挺苦,我經??吹饺芰?,就剩我和操機員在那兒。我從小就好玩魔方,這對我是一個興趣培養?!薄拔椰F在一進了剪輯室,先喝幾杯普洱茶,讓自己氣定神閑下來,再帶著一種觀賞和惡作劇的心態去剪這個片子,搞惡作劇你得有心情吧?”
惡作劇是姜文每部電影的起點。馬小軍送別父親出征的時候忍不住吹哨,馬大三為了當父親跟魚兒在床上努力的時候非要點著油燈看看,張牧之拿著個鬧鐘來拷問水里泡著的老湯……
“現實中我們過日子,但未必情愿,所以才有了藝術。就算生活是糟糠,電影也不能是糟糠?!睈鹤鲃碜砸粋€始終不情愿接受現實的人,來自一個不肯陷身糟糠的人。姜文記得有位老先生說過——您就算折腰,也未必能得到那五斗米。
你不接受現實,現實也就心平氣和地不接受你了?,F實本人未必露面,他會委托各種人出面。
比如他會委托一個后來改名叫卓偉的記者,把姜文為了創作《鬼子來了》而去靖國神社考察的事情,形容為“不能因為要演罪犯就嘗試著去殺人放火、不能因為要塑造吸毒者就真的染指白粉吧?”后來,陰差陽錯,一刀劉、二脖子、馬大三、四表姐夫、五舅姥爺、六旺、瘋七爺、八嬸子的故事真的就變得遙不可及了,雖然那是一個讓所有彩色都顯得虛假的黑白故事。
《邪不壓正》拍攝現場,彭于晏飾演的特工李天然在北平的屋頂上飛奔。動圖來源:大疆影像系統
看《陽光燦爛的日子》,我們會想到春去花猶發,陰濃雨未休??础短栒粘I稹?,我們會想到綠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础蹲屪訌楋w》,我們會想到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础兑徊街b》,我們會想起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础缎安粔赫?,我們會想到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憐無地可埋愁。但是,《鬼子來了》,縱然有緣一瞥,我們會想到什么?也許是蘇東坡的“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
《詩經·王風·黍離》里有一句挺傷心:“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倍挠芯湓?,也許能安慰古人:“被誤解的人一點也不吃虧,誤解別人的人,是他喪失了機會?!?/p>
在竇文濤的《圓桌派》,提到不認可《邪不壓正》的觀眾,姜文也說了一句,不過說得挺貧:“我以為我做的也是他的夢呢?!?/p>
這不是摩羯座的一廂情愿,而是一個總想在屋頂上溜達的少年的困惑。
記得開《邪不壓正》策劃會的時候,他對一個問題很感興趣:那些飛檐走壁的高手,走到沒檐沒壁的地方怎么辦?
眼瞅對面那房,還有幾十米呢。
有樹當然好,有牌坊當然好,有電線桿子,那真謝謝了。
要是都沒有呢?
總不能出溜到地上,塵土里蔫頭耷腦一溜小跑,再墊步擰腰上房,繼續氣定神閑?
這是從不飛檐走壁的北平城麻瓜不會惦記的事情,卻是一個已經上房踩瓦的少年一生的困惑。
網絡編輯:阿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