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體育殘酷的一面 卡達克洛體育舞蹈團側記

卡達克洛體育舞蹈團自從1996年成立到現在,團長朱麗亞·斯塔恰利總會被問到一個問題:“你們舞蹈團究竟是演什么的?”

責任編輯:袁蕾 朱又可 實習生 孔任遠 王治壽

痙攣和扭曲著起舞
卡達克洛體育舞蹈團自從1996年成立到現在,團長朱麗亞·斯塔恰利總會被問到一個問題:“你們舞蹈團究竟是演什么的?”而她也只能一律啟用標準答案:“你可以直接來看我們的演出。”

卡達克洛不是頂級的舞蹈團,但勝在很有特色。一是演員都是退役體操運動員,二是演出內容跟體育有關,因此他們經常被邀請到賽事主辦國演出,最引以自豪的成績是曾參加2006年都靈冬奧會開幕式演出。

一直喜歡跳舞的臺灣綜藝主持人小S,曾在其主持的《康熙來了》的節目中說,意大利卡達克洛舞蹈團是她最欣賞的舞蹈團,她本人也是該舞蹈團的忠實“粉絲”。

中國文化部也是這個舞蹈團的“粉絲”——2008年7月11、12日,意大利卡達克洛舞蹈團受文化部邀請在北京演出,作為奧運文化年的活動之一,主辦方還包括:廣電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奧組委。

演出前接受媒體采訪,斯塔恰利果然又遇到了“演什么”的問題。

“如果非要說的話,我們團的每次演出都有驚喜,有時會非常有詩意,有時又比較幽默滑稽,或者很具力量。”

斯塔恰利是意大利的體操運動員,進過國家隊,還參加了1984、1988年奧運會。1988年,24歲的斯塔恰利退役,轉學現代舞蹈,4年后成為美國Momix舞蹈團里的首個意大利舞蹈家,1996年回到意大利成立自己的舞蹈團。

作為意大利人,斯塔恰利卻有著希臘情結——奧林匹克運動是從希臘發源,一直延續到現在;而且古希臘有個說法,說是健康的身體加上健康的思想,才構成一個人。

于是,她從希臘語里給自己的舞蹈團找了個名字:卡達克洛,直譯是“痙攣和扭曲著起舞”,以此來表達體育與舞蹈的結合。2006年他們在廣州參加“意大利年”演出時,被稱作“高大骨骼體能舞蹈團”,這個譯法讓斯塔恰利哭笑不得——她的團員們個頭都不高,“健康身體舞蹈團”倒是可以接受。

團員是斯塔恰利從退役的體操運動員中選取的,從運動員轉變為舞蹈演員,至少需要一年時間的訓練和準備。不過,并不是所有體操運動員都能上臺表演舞蹈。

卡達克洛的成員大多只是參加過世界性的錦標賽,沒有什么特別的名次。在團長斯塔恰利看來,舞臺上演出的效果,跟他們之前在競賽場地曾取得的成績,并沒有必然聯系。除了基本的體操技能,斯塔恰利更看重舞蹈表演所需的表現力。

曾獲得過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吊環金牌的尤里·科基也想加入卡達克洛,但他就沒能成為一個藝術家。“他沒有辦法以一種非比賽的形式來表現。但是我們舞團不是去參加競賽,而是結合著舞蹈來表現。”斯塔恰利也很遺憾。

卡達克洛舞蹈團以詼諧見長。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卡達克洛和意大利廣播電視臺共同推出了“早安悉尼”的節目,每天在意大利播放。節目中,卡達克洛的任務是“用諷刺和超現實的手法來描述奧運給城市生活帶來的影響”,比如那些瘋狂的體育迷。

究竟什么是體育舞蹈或者運動舞蹈?對斯塔恰利來說,同樣也很難解釋。舞蹈團的表演內容大多有體育項目的影子存在,演員也都從事過體操,但這并不意味凡是體操運動員跳的舞蹈,都能被稱作體育舞蹈。

犯規!
這次在北京表演的《PLAY》倒很容易辨明哪里是體育舞蹈——20個小片段,內容十有八九跟體育項目沾邊,以至于后來演員一上臺,觀眾就開始猜測跟什么項目有關。

就算受限于這個模式,演員仍然玩出花樣,充分展現什么叫作創意和聰明。譬如拳擊,兩名演員摩拳擦掌后隱入黑暗,擂臺的四條藍色熒光邊繩反而成為主角,在黑暗的舞臺上歡快地組成各種造型,一會兒是長腳小人,一會兒是小汽車,一會兒是音符。

滑雪一場是全身雪白的演員穿著雪橇,憑借著雪橇的重量,將雙腳卡在雪鞋里,身體前仰后合,扭成各種姿勢,甚至把身體往前伸至與雪橇平行。

足球的表演主角是守門員,動作以展現力為主,有時雙腳吊在爬梯的橫桿上,雙手抱臂,身體悠哉地前后晃蕩;又會把腳卡在豎著的梯子里,身體平行地面慢慢往前伸出。

最受歡迎的表演項目是擲鉛球。扮演運動員的演員夸張地像青蛙一樣反復把大腿彎曲、并攏,表演擲鉛球的準備動作,嘴里還嘟囔聽不出含義的咒語,惹來小孩子的陣陣歡笑。扮演鉛球的演員則極力跟運動員搗蛋。最終運動員搞定鉛球,要把它擲出——觀眾這時已看得有點審美疲勞,對結局不太關注。“犯規!”——“鉛球”掏出紅牌,用中國話清脆地喊出。宛如相聲里抖得極響亮的包袱,一下子討了個滿堂彩,場內氣氛頓時又熱絡起來。

卡達克洛還有相當“奧林匹克”的片段:演員們穿著類似古希臘,隨著舒緩的音樂,在舞臺上緩緩擺出射箭、擲鐵餅、體操等造型,展現身體的力、姿勢的美。

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演出的兩天內,總會有觀眾忍不住拍照,以致主辦者不得不進行讓步,幾次在現場打出字幕:“演出過程中,請勿用閃光燈拍照”。

當然不是每個片段都能這么別出心裁。斯塔恰利覺得卡爾·劉易斯的短跑姿勢相當漂亮,可跑步實在難以改成舞蹈。最終呈現的效果,是在舞臺上快速地繞圈奔跑過程中,演員們合作各種動作,結束時演員們一下子四散癱倒在舞臺上,以表示跑步的精疲力竭。

演員們也是真的精疲力竭了。這次上下半場各40分鐘的演出,總共只有8名演員。節目之間,演員們還得趕緊換裝。所幸他們的服裝并不太復雜,尤其是男演員,需要展現他們虬結的肌肉。這倒是讓演出在表現體育舞蹈之外,又有了另外一種出人意料的效果,讓很多女性觀眾意識到,原來肌肉男也可以很優雅很好看,尤其是,當他們身邊的女演員也露出肌肉飽滿的大腿的時候。

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在介紹時,對卡達克洛舞蹈團內容的評價是:“用更為自如的形體表演讓人們遠離體育中殘酷競爭的一面。”

“體操是追求完美的運動,所以必須嚴格遵守那些規則,一旦錯了一點,比賽的結果就會不盡如人意。”斯塔恰利說,“但舞蹈不一樣,我的很多團員在結束競技、開始從事舞蹈時,都會覺得自己不再那么辛苦,覺得很自由。”

(鳴謝翻譯王穎)
 

網絡編輯:莫希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