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跑馬圈地”到“戰略競爭”

全球氣候暖化所造成的生態災難仍難以估量,但“北極航道”卻是擔憂與抱怨情緒下的一個“副產品”,它被稱為“上帝的禮物”:不僅意味著新航道、能源牌和不凍港等新機遇,也帶來政治紛爭以及更頻繁、更大規模的軍事演習。

責任編輯:于冬 助理編輯 溫翠玲

科學界對北極大規??茖W考察始于1957—1958年的“國際地球物理年”,當時來自12個國家的一萬多名科學家在南極和北極進行科考活動,其中在北冰洋沿岸建設有54個陸基綜合考察站,并在北冰洋海域設置許多浮冰漂流站和無人浮標站。圖為俄羅斯科學家2009年9月4日在北極海弗蘭格爾島北部建設一座新的科考站,為北極地區大規模的開發做準備。 (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6月13日《南方周末》)

全球氣候暖化所造成的生態災難仍難以估量,但“北極航道”卻是擔憂與抱怨情緒下的一個“副產品”,它被稱為“上帝的禮物”:不僅意味著新航道、能源牌和不凍港等新機遇,也帶來政治紛爭以及更頻繁、更大規模的軍事演習。

一路向北,直通歐美,“冰上絲綢之路”這一顛覆常識的場景即將成真。2019年5月底,中俄兩家遠洋運輸公司簽訂協議,共同推進北極航道的商業化運作。

多年的夢想照進現實。中科院測地所研究員郝曉光曾設計了一幅特殊的世界地圖:北極圈赫然位于地圖的正中心。這意味著,中國和美國都在對方的北方。

這幅“另類”世界地圖中,一架從紐約到北極的航班,通常并不會經過太平洋或大西洋,而是先往北經加拿大,穿越北極圈,再南經俄羅斯,最后抵達中國??茖W界認為,如果沒有冰層和浮冰,北冰洋原本應是北半球貿易的中心之一。

2019年6月6日,美國國防部出臺新《北極戰略報告》,重申北極氣候暖化帶來的新機遇,并毫不掩飾地聲稱要“與中俄這兩個主要挑戰者進行競爭”。

“天塹變通途”

北道之難一向被航運界認為“難于上青天”。1553年,英國航海家威洛比、錢塞勒率領三艘船進行探索,除了一艘船得以幸免,其余兩船七十多人全部遇難。

四十多年后,荷蘭航海家巴倫支連續三次取道北極尋找通往中國的新航路。直到1596年7月,這支探險隊被堅冰困于新地島,巴倫支本人也長眠于這片海域。

這種險境已成為歷史。隨著航海技術的進步以及全球氣候變暖,北冰洋的冰層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收縮,核動力破冰船等技術的發展,讓北極航道“天塹變通途”。傳統的世界地圖一度掩蓋了世界的想象力。

人類的普遍觀念中,北極是世界的邊緣,遠離人類社會。但科學家近年來提出,如果以北極點為圓心、以6000公里為半徑畫一個圓,全球主要國家的首都都處于這個北極同心圓內:莫斯科、北京、華盛頓、倫敦、巴黎、柏林、東京、首爾……

總之,北緯30度以北地區集中了中、美、俄以及歐洲等主要的工業強國,它們輸出的工業產品占全球80%,以及70%的國際貿易。

北極正在變暖,為冰層所掩蓋的交通和貿易利益逐漸浮出。北極航道分為“西北航道”和“東北航道”。前者以西半球的加拿大沿岸為航道,可溝通太平洋沿岸和大西洋沿岸,但海峽眾多、道路曲折。

“通過這條航道,亞太和歐洲兩大經濟區能夠直接連接起來?!贝筮B海事大學極地海事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