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電未來,共護藍天
為共慶“6.5”第48屆世界環境日,全球領先的啤酒釀造商百威在其位于廣東佛山的全球最大百威啤酒生產基地啟動可再生能源項目。
發自:南方周末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世界上每十人中就有九人仍然呼吸著污染物濃度較高的空氣,每年因空氣污染導致疾病而死亡的人數預計高達700萬,其中約400萬在亞太地區。由此,中國主辦的第48屆世界環境日,主題定為“藍天保衛戰,我是行動者”,旨在倡導各國政府、工業界、社區及個人探索可再生能源和綠色技術,共同改善全球城市和地區的空氣質量。
為共慶2019年“6·5”世界環境日,百威在廣州珠江邊設立大型互動體驗裝置充電站,并發布百威啤酒環境日限量罐。據悉,該裝置共計由100塊光伏板組成,并配有儲能系統,將白天光伏板產生的可再生電力儲存起來,為充電站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電力,以保證酒瓶內部所用聲光電運行都100%來自于可再生電力。而百威啤酒環境日限量罐,旨在鼓勵消費者用一杯之力為地球充電。
除了將枯燥而生僻的可再生電力概念轉化成消費者熟悉的語言與場景外,當天,位于廣東佛山的全球最大百威啤酒生產基地舉辦了可再生能源項目啟動儀式。來自落基山研究所、世界資源研究所等機構的代表,與百威高層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綠電論壇”跨界討論會,共同暢談可再生能源和環保的前世今生,暢想綠色未來。
百威亞太區法律及企業事務副總裁王仁榮
以啤酒行業智慧低碳生產的新標桿引領行業發展
氣候變化是我們這個星球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它所影響的自然資源也是百威釀造高質量啤酒所依賴的條件。百威積極響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承諾到2025年所購買電力100%來自可再生能源,減少碳足跡,積極應對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
近年來,我們國家的綠色能源產業蓬勃發展,體現出國家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的強大決心,這一點對于百威來說相當重要,因為我們在社區中生產和制造,需要一個潔凈的社區環境。
百威可再生能源項目將回饋工廠所在社區,有利于為社區創造更清潔的環境,用實際行動,促進佛山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向綠色低碳轉型。同時優美的環境有利于百威的生產發展,幫助保障生產原料的高品質,因此可持續發展不是我們業務的一部分,而是我們的業務本身。
2018年的世界環境日,百威啟動了位于福建莆田的世界級智慧低碳工廠可再生能源項目,并同時發布了綠色戰略。該項目建造了莆田市并網容量最大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站,也是啤酒行業中最大的光伏發電站。我們的戰略始終是聯合多方從可再生能源、水資源保護、包裝材料等方面入手,攜手打造綠色供應鏈,向公眾提供并倡導負責任的產品和消費。
2019年同樣是百威綠色戰略的全新里程碑,我們將繼續鋪開可再生能源項目,將“可持續發展”進一步落到實處。目前,百威在昆明、莆田、佛山、錦州四家工廠已安裝光伏板,預計到2019年底,百威旗下將有9家工廠安裝光伏板,太陽能板總面積達41萬平方米,相當于57個足球場。全國工廠總裝機量為41兆瓦,預計年發電量4100萬KWH。這個龐大的數字,相當于為40億臺iPhone充電,可點亮800座廣州塔,甚至可發射12架火箭到月球。
這些可再生能源項目不斷地拓展,將助力百威中國綠色戰略的不斷前進及2025年可持續發展的順利實現,助力聯合國環境署減少空氣污染。與此同時,百威的綠色環保理念使其成為了啤酒行業智慧低碳生產的新標桿,引領整個行業的發展和外企在中國的綠色能源新格局,共同打響藍天保衛戰。
在快速發展的中國市場中,我們肩負起更多社會責任的同時,有責任也有義務推動全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為行業帶來全新的變革。中國是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之一,我們相信,我們也可以在減少氣候變化影響對經濟和環境意義的方面,發揮強有力的作用。
落基山研究所新能源咨詢師朱思捷
用市場化的方式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和能源低碳轉型
2019年年初,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中表示,明確開展平價上網項目和低價上網試點項目建設,優化平價上網項目和低價上網項目投資環境,促進風電、光伏發電通過電力市場化交易無補貼發展。過去十年,風電、光電增長迅速,但成本大幅下降,補貼也正在逐步退坡,意味著可再生能源企業面臨加速平價的壓力。
可再生能源的高速增長,為電力系統的靈活性等其他方面服務提出更高要求,電力系統將會持續朝著服務精細化的方向不斷發展,對需求響應、儲能等多維度資源的需求也相應增加。
同時,現行的電力調度方式并沒有充分體現電源的經濟性和效率性,突出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優勢。2017年8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選取南方(以廣東起步)、蒙西、浙江、山西、山東、福建、四川、甘肅8個地區作為第一批試點,加快推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工作。截至目前為止,八個省的現貨市場試點及不斷推進的電力市場改革有望通過優化調度模式,更好地納入可再生能源。
由于我國可再生能源資源分配不均勻,三北地區面臨棄風棄光的挑戰,因此更加頻繁的跨省跨地區電力交易將是電網發展的重要趨勢。
過去新能源發電的清潔綠色屬性并沒有得到量化的體現。2019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的通知》,明確按省級行政區域設定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建立健全消納保障機制。這對于追溯綠色消納過程和定義綠色價值都是重要一步。將來進一步和綠色證書結合,能夠為很多像百威一樣有可持續目標的企業提供可靠的實現途徑。相信未來企業采購可再生能源也會在可再生能源增長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希望更多不同行業的企業參與到可再生能源消納中來,通過市場化的方式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和能源低碳轉型。
世界資源研究所能源項目研究員 袁敏
有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企業是推動綠電采購的重要力量
從過去十多年來看,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截至2018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累計裝機達到7.28億千瓦,占全部電力裝機的38.3%;發電量約1.87萬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26.7%。在規?;倪^程中,可再生能源產業的外部發展環境和內部發展動力都出現了新的變化,決策者們對于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目標,也由原來的規模擴展慢慢轉換到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上。
提到可再生能源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從供應端來看,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在持續下降。2019年年初,平價上網項目和低價上網試點開始推進,可再生能源即將邁入平價時代,采購可再生能源的經濟性優勢也將顯現出來。此外,政府鼓勵平價/低價上網項目通過出售綠證來獲得合理的收益補償,此舉有望為市場帶來低價的綠證。
而從需求側來看,消費者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在逐步增加。尤其是像百威這樣的世界500強快消企業,其在可持續發展上的重要舉措可以加強企業對資源的更有效利用,其成功經驗將對其他企業產生積極的示范作用,并應用到自身的生產供應鏈上,對供應鏈上的企業形成倒逼機制。有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企業是推動綠電采購的重要力量,隨著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的分解落實,用電企業作為其中一類責任主體,必須要承擔一定比例的可再生電力消納量,這也會進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市場需求。
然而,目前電力市場機制不完善依舊是可再生能源產業面臨的主要挑戰。2019年年初,世界資源研究所聯合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發布了《企業綠色電力消費指導手冊》?;诂F有政策,對目前三類綠電消費途徑的適用條件、項目經濟性影響因素、市場成熟度等方面進行了梳理和分析,發現目前企業可以進行可再生能源采購可行的路徑非常漫長,大部分省份未能放開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市場交易。我們也期待未來電力體制改革能夠不斷深入,給有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企業消費可再生能源提供更多機會。
百威亞太區采購及可持續發展副總裁Jan Clysner
將可持續發展嵌入企業全價值鏈
一直以來,百威都將可持續發展作為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采購原材料到釀造和垂直經營、包裝和物流運輸,以及通過全球品牌提高消費者意識,我們在可持續發展領域耗費多年心力,在整個價值鏈中嵌入了可持續性。
2018年初,百威從供應鏈中選取智能農業、水資源管理、包裝材料,及氣候保護等四個關鍵領域,制定了2025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力圖將成千上萬的農業種植者連接起來實現互聯互通,改善缺水地區的水源供應和水質安全,與供應商攜手提升資源回收量,以及為區域電網提供可再生電能。
為此,我們利用自身優勢,尋求能解決環境及社會挑戰的本地化的解決方案——“100+可持續發展加速器”計劃,通過聯動各合作方共同推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達成,包括投資新技術,以支持打造綠色供應鏈;優化運輸體系,與特斯拉、比亞迪合作,實現低碳運輸;此外,百威目前正在采用更加輕便、環境友好型的瓶子替代玻璃瓶。
2018年,我們在公司價值鏈溫室氣體排放模型結果上取得了重大進步,在中國,我們成功地將碳排放強度(GHGIntensity)降低了17.5%。我們將繼續與科學基礎目標倡議組織(SBTI)合作,以履行對于在整個價值鏈中減少25%的碳排放的承諾。
在可再生能源布局方面,我們在中國逐步對工廠進行安裝屋面光伏板的改造。目前百威有4家工廠已安裝光伏板,佛山工廠是全球最大的百威啤酒生產基地,承擔了百威啤酒全球20%的供應量。預計6月底正式并網運行,2019年起每年發電量500萬千瓦時。這一項目是百威在中國推進2025年可持續發展目標過程中具有突破性的重要舉措。
百威用其實際行動減少空氣污染,保衛藍天,推動佛山這一制造業名城的產業布局和經濟結構向綠色低碳轉型,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綠色發展。
百威大型充電站空降廣州珠江邊,引發消費者強勢圍觀。
百威昆明工廠已安裝屋面光伏板并成功并網,到2019年底百威在中國將有9家工廠安裝光伏板。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