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歷史上的三次詞典大戰丨語詞究竟

英語詞典史上發生過三次的詞典大戰,主角都是美國的韋氏。經過這三場戰火的洗禮,韋氏宛如鳳凰涅盤,屹立至今,成為能與英國牛津分庭抗禮的美國詞典代表。

責任編輯:朱又可

(視覺中國/圖)

英語詞典史上發生過三次的詞典大戰,主角都是美國的韋氏。經過這三場戰火的洗禮,韋氏宛如鳳凰涅盤,屹立至今,成為能與英國牛津分庭抗禮的美國詞典代表。

“韋氏”是韋伯斯特(Noah Webster)的簡稱,他在1828年出版了《美國英語詞典》(An Americ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成為美國最知名、影響力最大的詞典編纂者。

美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之后,美國英語在發音、詞匯、用法上也漸漸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可是當時美國用的還是英國的詞典,仍以英國英語的標準為依歸。韋氏認為,美國的英語不應該繼續遵循英國的標準,而且英語的拼字和發音差異太大,造成學生嚴重的困擾,更加深了他改革的使命感。在歷經數十年的準備與累積之后,韋氏終于在70歲的古稀之年編就了這部曠世巨作。

這部詞典不僅在收詞、拼字、標音上融入了美國的價值和觀點,在用法上也與前人不同,擺脫了傳統“規定語法”(prescriptive grammar)的約束,不再堅持“最好”“最正確”的路線迷思。韋氏的語言觀以“描述活的語言”為核心,把目光從遙遠的英國拉回到眼前腳下,轉而正視自身的價值。他面向受過良好教育的美國人,以他們的實際用法為標準,并援引當時美國作家的作品為例證,此舉在當時可謂詞典編纂的一大進步。

《美國英語詞典》全書分上下兩大卷,收詞達7萬,是當時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英語詞典,不過由于價格過高,銷售的狀況不算理想,在美國只賣出2500套。

可以預見的是,任何進步,都意味著脫離安穩的現狀,都可能會受到保守勢力的反撲。小韋氏一輩的伍斯特(Joseph Worcester),就是這樣的一個代表。

伍斯特原是史地教科書的作者,之后才跨足詞典編纂。他曾縮編改良了英國大文豪約翰遜(Samuel Johnson)1755年的《英語詞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得到美國社會的高度肯定,隨即又為韋氏工作,在1829年出版了《美國英語詞典》的縮編本。經過了這兩次的磨練,伍斯特吸取了前人的經驗,于1830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詞典——《英語綜合發音與釋義詞典》(A Comprehensive Pronouncing and 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這本詞典的出版,為第一次的詞典大戰拉開了帷幕。

第一次的詞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