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民謠、做設計、造房子,他活在“向往的生活”里
發自:南方周末
你一定也時常有這樣的想法吧,拋下一切,去過向往的生活。
或許是隱藏市井,讀書寫作;
或許是歸隱田園,喂馬劈柴;
又或許是背上行囊,遠走他鄉······
每個不能從瑣碎日常中出走的人,都有自己不得不留下的原因。
學業、工作,客戶、連綿不絕的deadline,房貸、車位、孩子的補習班······它們共同構成生活的引力,將你固定在既定軌道里,周而復始的運轉。
但總有人,試著不斷打破界限,一手一腳創造起了許多人想要卻沒能擁有的“向往的生活”。
喬小刀就是這樣的一個。他是音樂人,寫歌、唱歌;
也是個“文藝老炮”,讀書、旅行、享受生活;
他也是設計師,歸隱鄉村,當得了木工做家具,也在青山綠水間造房子。
帶領團隊在村里造房子,沒有WiFi的生活,反而更加充實快樂:
新專輯也是自己設計、手作,封面是木盒、采用了膠皮凸版印刷,封底絲網印刷,內頁大海報布染色絲網印,光盤套為活字印刷,木頭,帆布,牛皮紙,質感滿滿的全手工制作。
他隱居在山間,造一所書房,“抬眼就能看見雪山”,“風吹過的沙沙聲,和鉛筆書寫在白紙上的聲音很合拍?!?/p>
秋天,就讓落葉來作伴:
他在山下席地而坐,烹火炊茶:
喬小刀,經歷復雜,難以用一個詞簡單概括的男人。
最為人所知的,是和侄女喬木楠共同組成民謠組合“大喬小喬”,他們的作品《農夫漁夫》,被湖南衛視《向往的生活》選作片尾曲。
歌詞唱到不少人心坎里——
如果有一天我能夠擁有一個大果園,
我愿放下所有追求做個農夫去種田,
每一個早晨我耕耘在綠野田園,
每一個黃昏我守望在鄉間的麥田。
我會把憂慮都融化在夕陽里,
讓孤獨的心等待秋收的歡喜。
這首歌是大喬小喬樂隊的經典曲目,但早在這首歌之前,喬小刀的民謠創作就已經收獲大批擁躉。而他近年在設計與建筑方面的造詣,也出了圈兒,獲得不少關注。
翻看喬小刀的微博,不少人都感嘆,這不就是現實版的“向往的生活”嗎?不同于真人秀的刻意為之,喬小刀用富有創造性的才情,讓這一切如此自然而親切。
6月23日星期日,喬小刀將出席雪佛蘭攜手南方人物周刊主辦的YOUNG TALK深圳站“創與造”專場,他將以“歸隱”為題,分享他心中的“向往的生活”。
半路出家的音樂人
2006年,喬小刀和侄女喬木楠組建民謠組合大喬小喬,一曲《消失的光年》很快走紅網絡。
這張由喬小刀一手打造的同名唱片,可能是音樂界的一股“泥石流”。主創團隊連半路出家都算不上,設計師喬小刀自學吉他,拉了當年10歲的侄女喬木楠來做主唱。
唱片耗時僅一年時間,花費不過一萬元。秉持能自己動手就絕不多花錢的原則,很多東西都是喬小刀親力親為,甚至連唱片的麻布封套,都是他親自動手設計印刷,小喬和奶奶踩著縫紉機做出來的。
好在音樂本身已經足夠打動人,2000張唱片銷售一空。后來這對“臨時組隊”的叔侄,又陸續推出兩張唱片,廣受贊譽的《農夫漁夫》就是出自第二張唱片《漁樵問答》。
第三張唱片《歸隱》,則是誕生在喬小刀隱居云南5年后。
其實不止這張專輯,喬小刀的作品里,一直都彌漫著一種“歸隱”情結。這種情結,沿著傳統文化一路回溯,能找到無數一脈相承的意象。陶淵明的菊花詩,王維的輞川集,對自然生命和田園生活的向往,或許是寫在我們的文化基因中的。
喬小刀把這種情結,用他們獨特的風格演繹出來,勾起眾多都市青年的無限思緒。
不想當木匠的設計師不是好歌手
雖然喬小刀因為音樂而為人所知,但音樂人只是他多重身份中的一個,甚至不是他最看重的一個。
喬小刀出生在山東一個農民家庭。1997年他來到北京,從農民工到設計師,再到成立自己的設計公司,此后賣掉公司做音樂人/出唱片、搭建青年音樂人公益平臺微薄之鹽,他的人生道路不斷變換。
跨界不止于此,策展、攝影、寫作、出書,在斜杠青年的概念火起來之前,他就已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斜杠中年”。
但相比不斷變換的身份,歸隱的想法或許是扎在心里的根。
喬小刀的生活始于田園,也希望回歸田園。2013年,喬小刀歸隱云南,安靜做起了一名木工,從小家具到大家具,從小房子到大房子,一斧一鑿,一磚一瓦,將腦海中的構思,變成手中的活計。
他說,“只是低頭專注認真的干活,不給自己設置理想,所得的一切,無非是四個字,腳踏實地?!?/p>
與其逃離生活,不如創造生活
喬小刀親手建過許多小木房子,有一間叫“清風書房”,用來看書、思考,距離清風書房不遠的,是“音樂房子”,半掩在草叢中,小窗戶望出去,能看見雪山。他打算躲在里頭“寫詞、學鍵盤、研究鐵板燒,偶爾招待下遠方來的音樂朋友”。
(注:以上圖片來源為喬小刀微博)
房子是他親手造就,音樂是他親手寫就,隱居的生活,因為創造而變得精彩。
逃離都市的想法,很多人都有過,不過,逃離之后呢?無所產出的生活,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都無法給予你想要的平靜。
無論身處何處,與其想著逃離,不如努力創造。6月23日,喬小刀將受邀參加雪佛蘭攜手南方人物周刊主辦的YOUNG TALK深圳站“創與造”專場,和你分享他的創造心得。
活在別人向往的生活里,肆意揮灑,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從設計師到音樂人,從圖書作者到手工匠人,多重身份的切換能創造出怎樣的驚喜?
6月23日,南方人物周刊YOUNG TALK深圳站“創與造”專場,我們一同發現。
活動信息
雪佛蘭X南方人物周刊 Young Talk
“創與造”專場
分享嘉賓:喬小刀 音樂人/設計師
主持人:孫凌宇 南方人物周刊編輯
2019年6月23日(星期天)
下午15:00-17:00
深圳 | 萬象天地·誠品生活 5樓視聽室
關于YOUNG TALK
YOUNG TALK是南方人物周刊旗下的精品沙龍活動,邀請各路大咖現場分享“年輕的N種方法論”。在這里,不提供人生的標準答案,我們邀請來自文化、藝術、音樂、體育、影視等各個領域中深受年輕人歡迎的代表者,與年輕的你面對面,暢聊人生奇遇。
活動名額有限,快點擊“閱讀原文”報名吧!
南方周末會員報名參加“Young Talk深圳 創與造專場”活動,我們將為您預留會員專屬VIP席位,更近距離、全方位地接觸和感受活動的高光時刻。
南方周末會員專屬福利
如何成為南方周末會員?
掃碼下方圖片二維碼,即刻加入南周會員,各種豐富有趣的會員線下活動等你來參與。
【注意事項】
1.本次活動門票為免費發放,僅于活動行平臺面向大眾開放,請勿從其他渠道獲取或購買門票,以避免金錢損失;
2.報名時請如實填寫相關問題,主辦方將對報名者進行篩選,審核未通過者不另行通知,敬請諒解;
3.本次活動將優先向南方周末會員開放,現場將設有會員預留席,請已注冊南周會員的觀眾在報名時填寫相關會員信息;
4.主辦方對本次活動擁有最終解釋權;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來YOUNG TALK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