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昆明到成都的綠皮車 原創 2019-06-20 寫作 王小妮 責任編輯:朱又可 2014年春節前,網易發布一組照片“綠皮車記憶”,讓人想起那些舊時光,我選了其中九張發了微博。后來見到兩個大學生為這事爭論,一個說:現在是高鐵時代,綠皮車在中國已經絕跡。另一個說暑假回家剛剛坐的就是綠皮車。那種墨綠的老式慢車究竟有沒有絕跡,2019年春天,我走了一次成昆鐵路。事先查了這條路線上三種正運營的車:G字頭的最快,6小時左右。K字頭,要走19個小時多點,最慢的綠皮車,已經不能從昆明直接到成都,目前分段行駛:從昆明到攀枝花、攀枝花到普雄、普雄到燕崗,最后從燕崗到成都的160公里,沒有綠皮車,只有快車可以選擇。我想試試綠皮車,查詢顯示,昆明到燕崗這段全程988公里,三段綠皮車行車時間相加是23小時53分。又沒錢又不在乎時間(昆明到攀枝花,6162次,351公里,行駛7小時45分,票價21塊5)清晨6點,天還沒全亮,起早趕火車。這時候的城市是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匆匆趕路的人,誰也不理會誰,除了被空蕩蕩的路面放大的腳步聲,沒其他響聲,一切都是低沉的半睡眠狀態,讓人想到農耕年代。沿路邊排開小攤販的推車,冒著大團的白汽,只要稍一走近,立刻有熱的豆漿雞蛋高高地遞過來。遠遠看見昆明火車站站前有圍墻遮擋,好像在施工。趕綠皮車的記憶就是人山人海,總擔心擠不上車,被這種情緒暗示和驅使,身邊出現各種扛著筐簍口袋跑的人一點都不奇怪。(資料圖/圖)開始檢票,昆明始發的這趟車,全部乘客不過一百多人,一窩蜂都堵在檢票口了。奇怪,按票面上印著的車廂號,上的是一節臥鋪車。車上鋪位的布局和20年前完全一樣,低矮昏暗,只是缺了被子枕頭??戳艘粫琶靼?,下鋪坐人,中鋪放行李,上鋪空置。我的座號對應位置的下鋪已經擠了一家子,有老人有女人有孩子,女人摟著很小的孩子睡在鋪上,她蜷著的腳下有個5歲左右的女孩坐著吃東西,大眼睛,不停地問:怎么還不走?女列車員過來,看我的座位被占了,直接帶我到車廂的另外一端說:就坐這兒吧。后來才知道這種慢車都是不用對號的,雖然票上印著座號。開車前,列車員一直在安置中鋪上的行李:這是誰的,不會放好嗎,不怕掉下來砸著人!車慢慢開動,十幾分鐘后??康谝徽?,就一動不動了。這個小站叫“讀書鋪”,沒見人下車,也沒有人上車,火車就安靜地停著。事實上,成昆線上的20多小時里,類似的停車數不過來,沒見誰著急,想走就走,想停就停,一切任由它。有一次停了半小時,好像被忘在半山坡上了,突然爆炸一樣,一聲轟響,車身猛一激靈,慢慢動起來,窗外展開一片開闊的壩子,陽光明麗又安詳,一棵孤零零的樹正獨自在遠處開著花,不知道是桃還是杏,淺粉的生氣勃勃的一小團。綠皮車跑起來也不慢,車速帶動風從一扇開著的車窗猛吹進來。幾個人去試過,都沒法把它關上。列車員說昨天車到攀枝花太熱了,旅客硬把車窗往上抬,給抬壞了。直到帶工具的維修工過來才修好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解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