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筆譯

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耶魯大學孫康宜教授寫的《我所認識的Dick》。興致勃勃地看了以后發現,我雖然不認識這位小名叫Dick的Richard H.Brodhead(理查德·H·布勞德海德,曾任耶魯大學本科部院長和杜克大學校長,編著注)教授,卻跟他有些淵源。我看過他編的New Essays on Moby Dick(《白鯨》新論)。

責任編輯:朱又可

我生平的第一次筆譯后來還有一個花絮。 (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6月20日《南方周末》)

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耶魯大學孫康宜教授寫的《我所認識的Dick》。興致勃勃地看了以后發現,我雖然不認識這位小名叫Dick的Richard H.Brodhead(理查德·H·布勞德海德,曾任耶魯大學本科部院長和杜克大學校長,編著注)教授,卻跟他有些淵源。我看過他編的New Essays on Moby Dick(《白鯨》新論)。那是他的合作者Emory Elliott教授送給我的。我覺得這書編得很好,里面的文章深入淺出,從文本出發,不玩弄理論術語,既針對大學生的需要又把文學經典解讀得頗有新意。后來我建議北大出版社引進這套叢書,并推薦了其中幾本。外語編輯部主任張冰女士膽識過人,立即決定購買全套版權,影印出版。十多年來,恐怕對我們的美國文學教學還是有些幫助的。

更有意思的是,孫康宜教授提到布勞德海德教授研究美國南方非裔作家查爾斯·W·切斯奈特(Charles W.Chesnutt)的那些話讓我想起了四十多年前的往事。1977年,馮鐘璞先生曾經讓我為籌備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夏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