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語者 法醫秦明

“再到后來,我發現無論是悲天憫人還是嫉惡如仇,對于破案都沒有任何作用,只有客觀嚴謹地工作,才能幫死者還原真相,才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和幫助”

責任編輯:孫凌宇

“再到后來,我發現無論是悲天憫人還是嫉惡如仇,對于破案都沒有任何作用,只有客觀嚴謹地工作,才能幫死者還原真相,才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和幫助”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第18期)

6月14日,根據法醫秦明的第一本小說《尸語者》改編的電影《秦明·生死語者》上映,秦明發微博表示,“電影非常還原,第一飾演我本人的秦明很帥,第二有學妹暗戀?!?/p>

但采訪間聊到具體情節,社交平臺上輕松好玩的一面便迅速被收起來,嚴謹認真的法醫上線,對每個有關專業的問題一絲不茍地回答——電影里秦明解剖過1300多具尸體,“沒有,不可能,我個人認為不到五六十歲,你做不到這個數字。一個省一年有好幾千具非正常死亡需要法醫到現場去排除他殺,絕大多數只需要經過尸表檢驗就能排除。少數確定了是命案或懷疑是他殺的才需要解剖,一般解剖率能達到30%就很了不起了,所以說一般一個法醫一輩子接觸一兩千具尸體很正常,但是我們算一下,解剖也就幾百具”;電影里秦明每解剖完一具尸體會在房間里放一個魔方,“這也是為了電影的一個藝術化要求,但是真實的情況下,我們的工資買不起那么多魔方。而且我們也不需要這樣的紀念方式,我覺得法醫是守護生命尊嚴的最后一道防線,我們通過推斷死亡時間和原因等,客觀地把死者最后的話說出來,就是對他最大的尊重,比任何形式上的尊重都要重要?!?/p>

秦明(右)與電影主演嚴屹寬

必須休年假

秦明1998年考入安徽皖南醫學院。他的父親是中國第一代刑事技術人員和痕跡檢驗專家,母親是護士,結合二者的優勢,他選擇了法醫專業。當時全國只有九所院校開設法醫專業,一年的畢業生加起來只有兩三百人。他們班三十多人,報第一志愿的只有他一個。直到TVB的港劇《鑒證實錄》傳到內地,情況才有所好轉,法醫逐漸被認知并接受。

如今,教授法醫專業的學校已有三十多所,各地也按要求建設起解剖室,“以前很多縣或者經濟落后地區都是沒有的,大多數情況都是露天解剖,找一沒人的地就開始了。頂多有一間小房,用磚頭砌一張解剖臺,窗戶上再加裝一個排氣扇?!?/p>

他提到2015年的一個新聞,標題為《貴州警方荒山解剖尸體死者家屬疑系私摘器官》,“這個報道很吸引眼球,但我們一看就知道很荒唐,人都死了,你跑去盜取啥,后來我了解了一下情況,貴州那個地方沒有建立解剖室,有個人在大街上被捅死了,總不能當場開始解剖,肯定要拉到沒人的地方,所以有了荒山解剖這個說法?!?/p>

解剖室的條件好壞取決于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