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腐與臭之歌

雖然臭食節已過去,但整個冰島依然彌漫著野心勃勃的臭氣,等著作者以維京人的魄力前去征服。

責任編輯:楊嘉敏

在瓦特納冰川徒步攀冰時邂逅的冰洞,冰島風光壯麗又脫俗。 (李喆/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6月20日《南方周末》)

雖然臭食節已過去,但整個冰島依然彌漫著野心勃勃的臭氣,等著作者以維京人的魄力前去征服。維京這個詞語在冰島土語中意味著“海上冒險”,而作者此次將歷經一番味蕾的探索。

出發去冰島前,我看了美國已故廚師安東尼·波頓主持的《No Reservation》冰島篇,他挑選了一個特別的時間抵達世界最北端的首都雷克雅未克:當時恰逢極夜季,冰島人民正在喜迎仲冬的傳統節日:Torrablót,這個節日,是冰島人心目中的冬至盛宴,而外人則毫不留情面地將之翻譯為“臭食節”或“丑食節”。

在這個本是祭祀北歐神話中雷神的節日,一系列冰島人民世代相傳的臭烘烘的食物都以自助餐的形式一溜鋪展在桌上,計有:發酵的鯊魚肉,腌制的酸咸羊睪丸,血布丁,海鸚鵡肉,炸魚皮,煮羊頭,還有將羊頭肉擠壓成膠態條狀,以乳清腌漬后制成的一種羊頭肉香腸,他們共同哼唱著一首十足蕩氣回腸的冰島餐桌上的“腐與臭”之歌。

只見總是在鏡頭前談笑風生的波頓先生難得沉默地享用了這頓節日自助餐,他啃了兩口用地熱烘焙出來的黑麥面包,這種面包吃了很容易放屁,因此得到一個諢號為“雷霆面包”(Rúgbraue),再佐以別名為“黑死病”的、用土豆和蒔蘿釀造出來的名為“Brennivín”的飲料,這個酒精含量極高的烈酒,用當地人的話來形容:“仿佛是泡在汽油里的黑麥面包”。當時,波頓臉上的表情顯示,他無疑已經染上了中世紀的瘟疫黑死病,正在生不如死。

若干年后,當《時代》雜志采訪波頓,問他品嘗過的世界上最難吃的食物時,他才終于有機會一泄當年被食物綁架的委屈。他的回答是:冰島的發酵臭鯊魚肉和納米比亞疣豬的肛門。

黃昏的海灘上,偶遇一塊形似海鷗的海冰。 (毛豆子/圖)

你想去咬一塊被陳尿浸潤過的床墊嗎?

我在2月底抵達雷克雅未克,此時是拜訪冰島的好時候,極光依舊在,冰洞探險猶存,游人尚且不多,酒店價格也挺合適,好餐廳總是訂得到,雖然臭食節早已過去,但整個城市依然彌漫著野心勃勃的臭氣,等著我以維京人的魄力前去征服。維京這個詞語在冰島土語中意味著“海上冒險”,而我此次將歷經一番味蕾的探索。

我舌尖上腐臭之旅的第一站把我帶到了雷克雅未克的老港口,這里依然是冰島人曾經賴以生存的捕魚業的大本營,漁船和魚廠在此集結。Magnús Ingi Magnússon是老港口第一家海鮮餐廳Sjávarbarinn的老板,這個戴耳環甩著花臂的光頭主廚更像是一個隸屬于“地獄天使”摩托車幫會的老機車手。飯桌上迎接我的迎賓開胃小菜不出所料,是“腐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