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奮斗青年的理想國
“中關村是一個奇跡。富人和窮人、博士和文盲、外來人和本地人、達官顯貴和三教九流都能在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都有機會在這里譜寫精彩篇章?!?/blockquote>北京·今天 中關村
張永捷感嘆:中關村讓自己失去了舒適、安逸、平靜,但“讓自己又重新活了一次”,而且“活得很精彩”
中午吃飯成為享受
李少宇走出理想國際大廈20層的電梯,在通體透明的落地窗前俯瞰四周:向東,“第三極”外觀奇特而又充滿個性,他經常在中午惠顧那里的地下美食廣場;往西是“海龍”、“鼎好”這些中關村的昔日地標,他上大學的時候就在里面“攢電腦”、“淘盜版盤”,如今這里仍舊以此聞名;朝南,“新東方”的logo在陽光下閃耀,對出國望眼欲穿的學生族視這里如同神廟,而碩大輝煌的“中關村購物廣場”成為鱗次櫛比、規整肅穆的寫字樓群中最跳躍最時尚的音符。時鐘敲過9下,李少宇轉過身去進入工作區,他邊走邊凝望北面的迷人風景——燕園“一塔湖圖”,然后倒一杯水,啟動電腦。
這座大廈位于北四環西路58號,坐落在中關村科技園區的中央地帶,第20層是新浪網的總部所在地。李少宇是新浪銷售部的產品與設計總監,34歲的他很享受現在的生活:忙碌,充滿挑戰,有奮斗,有收獲。這個地道的北京男人經歷豐富并且傳奇:中關村十年,他完成了從一名汽車專業的高職??粕?ldquo;港大—清華”聯合碩士的學歷轉換;也完成了從一名初涉互聯網的毛頭小伙兒到知名網站部門總監的身份轉換?;厥走^往,李少宇驀地發現,轉換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自己腳下的土地——中關村的十年嬗變讓他不敢相信眼前呈現的一片繁華。李少宇常對別人說:“特別喜歡理想大廈這個名字。我覺著大樓里匆匆忙碌的每一個人都在為這兩個字奮斗,而奮斗適用于整個中關村?,F在很流行說奮斗,這的確是很好的中國式表達。”
1999年,李少宇進入新浪。新浪那個時候租用了萬泉河小學的兩層樓,“擁擠、辦公條件相對落后”,但這些絲毫沒有削弱熱血青年們對方興未艾的互聯網行業的無限憧憬,很多人甚至辭掉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