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彥:啟發學生科學思維,要給“實驗室”而非“參考書”

發自:南方周末

“熱衷于追求探索和研究,這是科學家的一個特性,所以有人說科學家很像長不大的孩子?!?月18日,由科技日報社、中國平安、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聯合主辦的“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研討會暨科技素養啟動儀式”上,白發蒼蒼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核物理學家王乃彥語重心長地強調,在他眼里,孩子天生熱愛探索,“要保護青少年的好奇心,要激發他們學習科學的主動性,激發他們的想象力,擴展思維,這能成就他們終身學習的興趣和創新的能力?!?/p>

這個青年時被我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賞識的科學家說,一生中有三次最關鍵的選擇成就了他。一次是中學時代,他放棄了就業工作的機會而選擇了考大學;一次是放棄了原本熱愛的無線電電子學轉而學習核科學與核工程專業;還有一次就是年老之后繼續堅持科研工作,并選擇參加更能回饋社會的活動,十分熱衷于青少年的科普和培養工作。連續十年擔任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評委的他,因對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的杰出貢獻獲得了“終身成就獎”。他總說:“我們必須讓今天的青少年成功,他們明天才能夠使我們的祖國成功?!?/p>

“校長給我上了科學道德第一課”

王乃彥上小學時,正值日本侵華戰爭染指福州,他隨學校撤到沙縣?!皩W校就設置在一個菩薩廟里?!蓖跄藦┱f條件很艱苦,那時有書讀,就很滿足了。王乃彥因個頭小,被安排坐第一排,正好是在老師的講桌對面。一次,校長來上課,拿來一個馬蹄鐘,告訴王乃彥,“你來負責看管鐘表,到了時間,就要敲去下課鐘聲?!?/p>

那時正好是冬天,山區的天氣太冷。于是有同學去攛掇王乃彥撥快時間,“早點下課,去外面曬太陽?!蓖跄藦┙洸蛔⊥瑢W央求,就答應了。他正在課堂上撥快分針,被校長看見了?!拔覈槈牧?,校長沒有說什么,下課了,就喊我去辦公室?!毙iL聽完王乃彥磕磕巴巴的講述,對嚇得六神無主的王乃彥說:“承認錯誤就好,做人要講誠信?!蓖跄藦┱f校長說完,摸了摸他的頭,就放他走了。

“校長給我上了科學道德第一課?!?在科技素養提升計劃啟動儀式結束后,王乃彥向媒體回憶自己的求學生涯,深有感觸,他說這個校長對學生的態度,讓他認識到比起學業,人格和誠信,更值得追求。

在很多場合,王乃彥給學生講過這樣的話,“生活的質量和水平,不僅和生活物質的水平有關,更重要的是和生活的思想境界水平有關?!?/p>

“我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角色”

1956年北京大學畢業后,王乃彥被分配到原子能研究所的錢三強小組,做中子能譜學研究。在原子能所工作的三年中,王乃彥潛心研究,很快獲得了錢三強的賞識。錢三強決定推薦他前往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工作學習。

“第一次把我的個人材料寄到聯合所,竟被退了回來,附言寫的是:‘請你們派有副博士學位以上的人來?!痹阱X三強的堅持下,對方最終同意接收。于是,1959年,王乃彥開始了長達六年的留學生活。其認真的態度,出色的工作能力使得過諾貝爾獎的實驗室主任弗朗克教授從一開始對他的看不起轉為贊賞有加。后來錢三強到蘇聯問王乃彥的工作表現,弗朗克說:“回國后,你們就知道他的能力怎么樣了?!?/p>

王乃彥大學剛畢業的那會,王淦昌受組織派遣也去了蘇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任研究員,后來任副所長。1960年,王淦昌被調去二機部九院(現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負責核爆中物理實驗方面的工作。1965年,王乃彥回國,來到了青海海晏縣金銀灘,開始參與中國第三次核武器試驗,主要從事實驗中近區物理測量工作,以便了解武器的性能并在今后得以改進。在此期間王乃彥很幸運地得到了王淦昌的指導。

“記得有一次在戈壁灘上一個山洞作實驗,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完成,時任副隊長的王淦昌和隊長趙敬樸同志為了確保實驗工作準確無誤,決定再次進洞檢查。當時已60多歲的王淦昌在已經部分回填的山洞中走了兩個多小時,在有些地段還需要爬行前進,將實驗設備重新檢查一遍才放心地爬出山洞,確保了核爆的順利進行?!?/p>

在王乃彥眼里,王淦昌兩次踏到諾貝爾獎門檻,王淦昌和錢三錢都是自己的恩師,典型的“中國式”的科學家,“他們都有兩個共同的優秀品質,一是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一是對科學執著的追求?!?/p>

如今,已經84歲的王乃彥仍堅守在科研工作的一線,親自帶五個博士生,并且將極大精力投入到針對青少年的科普事業中去,上到博士,下至小學生?!拔冶焕弦惠吙茖W家的一言一行所鼓舞,我現在算是在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就像大手拉小手那樣?!?/p>

據科技日報社的副總編輯侯萌說,本次邀請王乃彥來參加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研討會,想著他已經84歲高齡,可能會拒絕,沒想到他一聽是科學素質的話題,激動得不行,連啟動儀式和會后專訪都答應了,并且在邀約的電話里,興奮地聊了40分鐘。

啟發式的、互動式的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這次“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研討會”上,王乃彥做了《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的需求與挑戰》專題演講。在王乃彥看來,好奇是兒童的天性,由好奇會引發對于探究的動力,由探究發現了新的問題和新的矛盾,進一步引發思考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探究的內涵包括進行觀察、提出問題、通過調研,了解解決什么是已經知道的知識?!翱茖W精神當中很重要一條就是理性的質疑,外國人把理性的質疑叫做批判性的思維,強調質疑,猜想、開放、求異和創新等?!彼暮诵氖遣惠p信,善于反思,獨立思考,“批判性是并非全盤接受,并非全盤否定”。

在演講中,王乃彥認為要大力開展素質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質,就要進行新的課程改革,“中國平安提出的科技素養提升計劃非常好,將創新的教學模式引入中國中小學課堂中,大大地提升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王乃彥看來,滿堂灌的傳統的教學方法要改,“一旦涉及到科學實驗,也是老師在課堂中講解、演示,學生只是在旁邊看,這樣的課堂教學方法,不利于提高學生對于科學技術的興趣和愛好,不利于提升創新能力?!?/p>

現在國際上一致推薦的是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的總稱 )教學理念,這種教育理念就是采用啟發式的、互動式的,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爸袊桨参心暇煼洞髮W編寫的課程,就是國際上STEM教學理念跟中國的情況相結合,我們教育部也是提倡的?!?/p>

他還希望,在9月份舉行的香山科學會議上,科技素養提升計劃的項目組能去做一下匯報,這對中國青少年科技素養提高會有很大的幫助。香山科學會議是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于1993年正式創辦,會議以基礎研究的科學前沿問題與我國重大工程技術領域中的科學問題為會議主題。

在演講后的采訪中,王乃彥感嘆現在的學生太聰明了,但是,“我們現在的教育,往往是過度地教給小孩子基本知識,而不太注重啟發他們的科學思維。要培養青少年的科學思維方式,就要培養他的動手能力,給孩子‘實驗室’而不只是‘參考書’。但我相信這一點會慢慢改觀的?!蓖跄藦┱f,“我們國家的青少年優秀的很多,我們年紀大的這一代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幫助這些小孩子成長。中國平安能夠這樣的關心中國青少年科技素質的提升,做了一個非常好的示范,對我們國家,對中華民族的復興是具有重大意義的?!?/p>

王乃彥,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參加建立了我國第一臺在原子反應堆上的中子飛行時間譜儀,在國內測得第一批中子核數據。參加了核武器試驗中的近區物理測試工作,為核武器的設計、試驗、改進提供了重要的實驗數據。他在我國開辟并發展了粒子束慣性約束聚變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是第一位獲得世界核科學理事會全球獎的中國人。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