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傳遞】秦皇島:雙核的城市
沙灘和煤炭,秦皇島就這樣服務著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座城市也因此一度分裂。
夏天的秦皇島可能是在北京以外、北京人最密集地區——走在北戴河的大街上,你總會看見穿著T 恤、沙灘褲和拖鞋的北京人三三兩兩,旁若無人地大聲甩著“京腔”。到了外地就把說話的聲音提高八度,這種習慣似乎只有北京人才有。
現在是7月底,正是受夠 了“桑拿天”的北京人來秦皇島“享受沙灘”的時候。秦皇島正在迎來一年一度的旅游旺季。7、8兩月的收入,占到許多秦皇島旅店一年7成的收入,其中有一半來自北京人。北京是一個挖一條20多米寬的人工河,就敢把樓盤取名為“水岸××”的城市。實際上,秦皇島周邊的其他北方重鎮,也都是缺水的城市?;蛟S,這也是為什么“北戴河”名聲如此之大的原因。
“7月20日以后,我們的生意比往年下降了70%”。北戴河劉莊的一家家庭旅店的老板徐先生訴苦說。北戴河的核心區由各部委的療養院占據,緊鄰的劉莊,從2000年之后迅速成為最大的普通旅客目的地——劉莊有800多戶人家,每家都開了“家庭旅 館”。老徐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