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5位副委員長審議一部“垃圾”法,生活垃圾處理收費能不能實行

即使是現在實施“按量收費”的臺灣地區以及韓國,都依然無法徹底解決非法棄置廢物的問題,即使政府大力進行宣傳教育,但是仍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道德風險”。

發自:北京

即使是現在實施“按量收費”的臺灣地區以及韓國,都依然無法徹底解決非法棄置廢物的問題,即使政府大力進行宣傳教育,但是仍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道德風險”。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6月25日下午分組審議了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少見的是,這部關于“垃圾”的法律草案,竟然吸引了曹建明、張春賢、吉炳軒、萬鄂湘、王東明5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參加了審議。

對于生活垃圾的處理,尤其是分類、回收、利用,已經成為關系民生和未來人類生存的重大社會議題。在分組審議當中,這種迫切感已溢于委員們的言表。

那么,5位副委員長和常委會委員都發表了哪些意見,從而更好地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處理?

草案提出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這項動老百姓錢包的舉措如何實行,既有效推動處理主體負起責任,又靈活地降低垃圾處理的成本負擔呢?

“不能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

目前,垃圾分類處理不得不為,且須有所作為,這種緊迫性已成社會共識。

吉炳軒副委員長說,固體廢物通俗一點講就是垃圾。必須要解決好垃圾分類的問題,這可以說是一場移風易俗的革命,從家庭、企業、單位,到垃圾處理部門,要全流程解決,單獨一個環節都解決不了,會勞而無功。

“這需要有一整套辦法。這個辦法拿出來了,完善了,才有可能制定出相應的法律條文,否則寫不出條文來?!彼f。

草案對“生活垃圾污染環境的防治”進行了專章規定。草案提出,國家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采取符合本地實際的分類方式,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實現垃圾分類制度有效覆蓋。

對于“國家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陳斯喜委員建議增加“普遍”兩個字,改為“國家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

“不能停留在一般性的號召層面,要普遍推行,不能地方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要加大力度推行?!彼f。

蔡昉委員認為,迄今生活垃圾分類制度有名無實,到處都擺著幾種不同的分類垃圾箱,但是沒有人執行分類,而且個人執行了也不知道后邊是怎么處理的。既然立法,應該有更強制性的、更有約束力的規定。

他指出草案相關表述的強制性不夠。比如“國家推行”,應該改成“實行”?!皩嵭小本褪菍嶋H執行法律確定的制度,“推行”好像還需要有一個推進的過程。再比如“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加快”這個詞是文件語言,不是法律語言。而在文件語言中,“加快”的意思應該就是沒有時間表,沒有截止期,他覺得作為一個法律,應該有更明確的約束性。

草案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污染環境防治的社會服務體系”,“逐步”也應該去掉,即使不明確一個截止期、完成期,但至少表述上更加突出問題的緊迫性。

肖懷遠委員說,這部法律能不能規定“國家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制度”?增加“各級黨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辦公和生產經營場所以及其他公共場所率先實施垃圾強制分類”的內容,帶頭示范,引導促進全民垃圾分類習慣的養成。

“分類垃圾筒實際上形同虛設”

盡管實行垃圾分類制度迫在眉睫,但從全球范圍來看,垃圾分類處理都是一個難題。

吉炳軒副委員長說,去年我到新西蘭訪問,專門去看了一個垃圾處理廠。這個垃圾處理場回收的所有固體垃圾,只有20%可以再生利用,80%都需要深埋在30-40米深的地下,然后再封起30-40米的土山,土山上種植青草,青草坡上放養一些羊,來試驗填埋場長出的草有沒有危害。

他說,這個場的垃圾產生的廢水抽到地面,流進了旁邊的河流,也沒有進行無害處理,廢氣也直接排到空中。而這樣的垃圾填埋場在國際上也是比較好的,再次污染的問題并沒有真正地、徹底地解決。由此可見垃圾處理之難。

張春賢副委員長說,日本、韓國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值得吸收借鑒。比如分類標準,我們現在主要是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干垃圾四類。日本的分類比較復雜,據說橫濱的垃圾分類手冊有27頁。一個塑料材質的飲料瓶,必須水洗晾干,然后瓶蓋、瓶身和標簽分別投放到不同種類的垃圾箱。

而目前國內的實行情況如何?

李培林委員說,垃圾分類制度在我們國家已經提出多年了,但是直到現在,在北京、上海這樣最發達的城市,也不能切實執行,何況小城市和鄉村?盡管北京到處都擺著分類的垃圾筒,但實際上都是形同虛設,所以我們要想一想這個問題的癥結在哪兒?

他說,我國現在還不僅僅是居民的投放問題,即使居民分類投放了,后面收集垃圾的又按照另一套程序,按照可賣錢和不可賣錢的再重新折騰一遍。

吉炳軒副委員長說,去年一些地方為應付環保檢查,把農民家里的豬圈、雞舍、羊棚全拆了,農民意見很大,認為這是胡來,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不讓農民養豬、養雞、養羊怎么能行呢?應在糞便的處理上想辦法,而不是毀掉雞舍、扒了豬圈。

白春禮委員說,固廢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利用領域,國家層面系統性的科技工作部署得相對比較晚,例如關于干電池的處理,沒有任何法律規定電池誰來回收、誰來處理,還有即將迎來報廢期的大量電動汽車電池,怎么回收、處置也沒有很明確的方法。

“按量收費”無法徹底禁絕非法棄置

盡管困難重重,但垃圾分類制度已勢在必行,草案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制度安排,但審議時還是提出了諸多有待改進之處。

首先,草案確定了垃圾分類處理的責任主體。

廖曉軍委員說,考慮到這涉及到生活垃圾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等多個環節,為增強可執行性,建議規定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生活垃圾分類的具體辦法。

曹建明副委員長建議,對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監督管理工作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部門”,增加“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理由是,人民檢察院在辦理涉及網絡、餐飲、農貿市場等公益訴訟案件中發現,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防治垃圾等固體廢物污染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

草案還規定,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衛生主管部門應當制定生活垃圾清掃、收集、貯存、運輸和處置設施、場所建設運行技術標準和規范。

周敏委員說,這里的“環境衛生主管部門”,從文字上來看,不知道是說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還是衛生健康主管部門,還是說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制定,建議這個地方寫清楚。

其次,草案專門針對外賣、快遞等帶來大量塑料垃圾的業態規定了責任。

王東明副委員長說,對新興經濟業態產生的包裝垃圾分類、收集、處理應當作出專門規定。這幾年快遞、外賣、共享單車等新興經濟業態發展迅速,在方便大眾消費的同時也帶來大量垃圾困擾。主要是瓦楞紙、包裝箱、大量膠帶、塑料袋、塑料填充物等。

他建議草案對這部分包裝垃圾的分類、收集、處理作出專門規定,要明確快遞包裝、餐飲包裝、報廢共享單車分類、回收、處理責任,確定責任主體,改變目前存在的企業牟利、環境污染、政府買單的局面。

鄧秀新委員也說,目前快遞業務的包裝量特別大,草案中誰是責任主體不太明確,只說了提倡做什么,但并沒有說這些包裝由誰來負責處置,所以建議明確快遞業務中大量的包裝處置責任主體。

對此,草案規定,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和快遞外賣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公開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和回收情況。

但這又帶來了如何降低垃圾處理成本的問題,尤其是小微企業是否會背上較重的環保負擔?

周敏委員說,本條規定的主體有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還有快遞、外賣企業。商品零售場所包括小賣部,快遞、外賣企業包括小餐館等等,如果都要求他們公開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和回收情況,一是可能會增加他們的成本,二是他們怎么去公開,操作上可能會有一些問題,建議再作研究。

相應的,如果這些主體沒有按照有關規定公開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和回收情況的,草案規定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周敏委員說,罰款起點規定為1萬元,對小微企業是不是有些重,他們是否能夠承受?建議再作研究。

第三,草案提出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但收費的法律依據何在、會不會加重居民生活負擔?這成為分組審議時的焦點話題。

草案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產生者付費原則,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結合生活垃圾分類情況,根據本地實際,制定差別化的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標準,并在充分征求公眾意見后公布。

廖曉軍委員說,生活垃圾處理收費直接面向廣大居民和家庭,涉及面比較廣,影響也比較大,應當根據立法法第8條第7項規定的原則,明確此項收費制度由國家作出基本的規定,再進行授權加以規范。

他建議將此條修改為“國家按照產生者付費原則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縣級人民政府結合本地生活垃圾分類情況,在充分征求公眾意見的基礎上提出本行政區域適用的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對象、標準、管理、使用等方面的建議,逐級報省級人民政府審核,由省級人民政府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常務委員會決定”。

朱明春委員也建議按照立法法第8條規定的原則來考慮。首先明確國家按照產生者付費原則,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然后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立收費制度。

“這里面它的權限在哪兒還要考慮。僅僅是征求公眾意見以后就可以收,還是應當由同級人民政府在充分征求公眾意見基礎上,制定差別化的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標準,并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常務委員會決定后公布實施?我傾向于后者?!彼f。

生活垃圾收費是世界各國和地區處理生活垃圾的趨勢。但是,對生活垃圾收費必須要顧及可行性以及人們的生活習慣。

譚耀宗委員說,去年,香港環保署也就固體垃圾收費進行了公眾咨詢,香港的固體收費計劃是“按袋收費”,也就是說住戶必須購買指定垃圾袋,方能棄置垃圾,但是收到了公眾很多反對意見,最集中的意見則是:如果遇到不用指定垃圾袋的非法棄置垃圾問題應如何執法以及監督?若負責回收垃圾的人員見到非法棄置的垃圾則不回收的話,那么必然會出現“垃圾圍城”的現象。所以,生活垃圾征費的政策必須要有相應的配套措施才能真正達到效果。

他還說,即使是現在實施“按量收費”的臺灣地區以及韓國,都依然無法徹底解決非法棄置廢物的問題,即使政府大力進行宣傳教育,但是仍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道德風險”。

因此,譚耀宗委員希望在今后出臺的法律法規中,加入獎勵措施。如在英國,鼓勵市民將廢物回收?;厥諘r,市民可以垃圾重量計分,再憑積分到指定商鋪,獲得消費折扣,臺灣地區也是類似的做法。

張春賢副委員長也建議用好獎懲機制,做好源頭管控。盡快養成垃圾分類意識和分類習慣,既要靠教育引導,也要用好獎懲機制。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要施行?!稐l例》規定了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是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對違反強制分類的行為可進行罰款,同時通過積分兌換等方式,激勵居民養成分類習慣,做到了獎懲并重。

第四,分組審議時還提出了其他推進垃圾分類制度的具體舉措。

曹建明副委員長說,鑒于目前社會公眾對生活垃圾分類意識仍有待提高,對如何分類、按照何種標準分類等知識還較欠缺,建議在草案中增加規定:“國家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加強生活垃圾分類的公益宣傳,提高社會公眾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意識?!?/p>

張春賢副委員長建議加強處理鏈(產業鏈)建設。垃圾分類處理與傳統的填埋、焚燒等方式相比,環節更多、標準更高,需要完整的產業鏈支撐。比如運輸,現在大多數的居民區、公共場所都有分類垃圾箱,但是分類運輸不完善,即使前端做到了分類投放,在運輸環節卻又混合在一起,導致分類效果大打折扣。建議加強對薄弱環節的政策支持力度,發揮市場作用,發展循環經濟,打造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的全處理鏈和產業鏈,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統一起來。

陳錫文委員則認為,關于生活垃圾分類,除講分類之外,還要講分時,有些固體垃圾不能每天都投放和收集,每周七天,要區分一下時間,這樣垃圾分類才能真正實現。所以,分類和分時都應該體現進去。

網絡編輯:吳悠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