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39年的古裝劇退潮后
寄望在2022年播出的大型古裝劇至少還有十部,它們的制作完成時間在2012年到2015年之間。這些在古裝劇熱潮中誕生的大制作,如今因為收緊的播出指標而積壓。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邢人儼
2019年3月,浙江橫店影視城明清宮苑景區內,游客正在參加麻將文化節比賽。明清宮苑部分建筑已改建成近代建筑,用來拍攝近現代劇。
(本文首發于2019年6月27日《南方周末》)
寄望在2022年播出的大型古裝劇至少還有十部,它們的制作完成時間在2012年到2015年之間。這些在古裝劇熱潮中誕生的大制作,如今因為收緊的播出指標而積壓。
“千萬不要碰古裝?!?019年6月,上海電視節期間,幾個做電視劇發行的圈內人一致忠告金媛媛。金媛媛是《擇天記》《蕓汐傳》《金玉良緣》等多部古裝劇的編劇,入行十一年。
那幾天,金媛媛所在的編劇群里,有人轉發了最新的全國電視劇備案公示。2019年5月備案的65部電視劇,只有一部古代題材,占比1.54%,刷新了電視劇備案公示以來(注:始于2006年5月)的歷史最低紀錄。
此前的最低紀錄是2011年12月創造的——兩部古代題材,占比2.41%。但之后,《甄嬛傳》《瑯琊榜》《花千骨》等現象級古裝劇播出,古裝劇熱潮持續多年。2016年5月備案公示的古代題材電視劇多達29部,占比27.1%,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肮叛b熱”達到頂點。
兩年前,金媛媛身邊的同行大部分還在寫古裝劇,尤其是改編男頻網絡小說IP。當時,大多數從業者還沒意識到熱潮開始消退。
2018年1月3日,兩位“秦粉”(注:秦朝歷史愛好者)向廣電總局舉報古裝劇《巴清傳》,質疑該劇給中國秦朝歷史人物穿上日本平安時代的和服、劇情主線背離歷史人物的基本史實。原定2018年1月12日播出的《巴清傳》撤播。
撤播前,劇方宣稱《巴清傳》制作成本高達5.8億,是亞洲電視劇制作歷史上的單體最大投資。如今,該劇在豆瓣條目的預計播出時間推遲到2022年。
寄望在2022年播出的大型古裝劇至少還有十部,它們的制作完成時間在2012年到2015年之間,比《巴清傳》等得更久。
業內把這種現象稱為“壓劇”,這些在古裝劇熱潮中誕生的大制作,如今因為收緊的播出指標而積壓。
作為中國最大的古裝劇拍攝基地,橫店影視城是行業的重要風向標。按照故宮1∶1比例仿建的橫店明清宮苑,曾是《步步驚心》《甄嬛傳》《延禧攻略》等熱播清宮劇的取景地。2019年3月,明清宮苑的“文華殿”和“武英殿”已赫然變身,從紅墻黃瓦的皇家建筑群改建成灰墻黑瓦的近代建筑街區,租給《鬢邊不是海棠紅》等劇組拍攝1930年代的民國戲。
2019年6月下旬,明清宮苑里又拍起了民國時期的上海故事和解放戰爭時期的北平故事。
基層演員月榮曾在橫店參演過十幾部古裝劇。如今,他已經兩年沒接過古裝劇。月榮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兩年里,他的幾個演員朋友拍戲拿不到錢——劇組資金斷供,拍到一半停工了。據月榮估算,2019年6月以來,他身邊百分之八九十的同行都處于停工狀態。
“2017年3月北京有2000個劇組開機,2019年第一季度總共才60個劇組開機?!背T诒本芭炕睢钡幕鶎友輪T李錦豪向南方周末記者訴苦,沒戲可拍,他已經開始做些小生意。
“現在是古裝劇開始質量大PK的決斗時期了?!苯疰骆缕诖叛b劇整體退潮后重現生機,“好的古裝劇會留下來,那些不好的就要被淘汰了?!?/p>
2001年首播的《少年包青天Ⅱ》是一部古裝版的涉案推理單元劇,包拯(左)展昭(中)公孫策(右)組成北宋探案男團。
是“限”,不是“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