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與低欲望是對消費主義的反叛
就連特立獨行的攀登珠峰,也已高度消費化、產業化,須有50萬元打底,散發著別無二致的銅臭味,只不過這件商品內涵更飽滿罷了
責任編輯:陳斌
就連特立獨行的攀登珠峰,也已高度消費化、產業化,須有50萬元打底,散發著別無二致的銅臭味,只不過這件商品內涵更飽滿罷了。
(本文首發于2019年6月27日《南方周末》)
就連特立獨行的攀登珠峰,也已高度消費化、產業化,須有50萬元打底,散發著別無二致的銅臭味,只不過這件商品內涵更飽滿罷了
當中國人自稱“佛系”的時候,日本人正在談論“低欲望”。2018年,日本學者大前研一推出新作《低欲望社會》,在其本國引起轟動,影響力波及中國,并與佛系文化合流。
兩個原產于日本的概念在異國喜相逢,真是一道奇妙的文化景觀?!胺鹣怠币辉~最早在2014年由日本某雜志提出,此后融入網絡流行文化,受到年輕人追捧。4年后,“佛系”在中國入選“2018年度十大網絡用語”。
這4年,或許正是日本人從“佛系”到“低欲望”加速滑墜的4年?!胺鹣怠焙汀暗陀敝g,有著某種微妙的遞進?!胺鹣?/p>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