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朋友圈刷屏“打卡”的網紅海島,已是滿目瘡痍

海島

責任編輯:廖俊嫻

到印尼刷爆Ins的度假天堂

除了巴厘島

不得不提距它300多公里遠的另一處夢幻海島:

科莫多島

弧形極彎的粉紅色沙灘是它的標識

拍出的打卡照分分鐘驚艷朋友圈

所以近兩年小島越來越火

從Ins到抖音吸引了大批朝圣客

然而正當小島游開始風靡國內時

今年4月,印尼那邊傳出了閉島的消息

原因跟島上生活的國寶有關:

41條科莫多龍幼崽被盜走了

這是一種只生活在印尼海島的巨蜥

也是世上現存的最大蜥蜴

得益于嘴有毒、跑得快、皮又厚

打遍全島無敵手的它們長居食物鏈頂端

400多萬年來一直活得平安無事

卻在近幾年迎來了生存危機

隨著偷龍做成皮革制品的非法貿易猖獗

大龍的數量不斷減少

現在生活在國家公園保護區的滿打滿算剩5700條

3月末曝出了41條幼崽被偷運出國的消息以后

當地政府終于向上級部門打了報告:

“申請從明年1月開始封島1年,

我們大龍要搞優生優育”

而報告是否批準則要等到7月才有答復

暫時關閉景點以保護動物

這樣的事情其實不是第一次發生

近如斯米蘭島

每年6-11月就會閉島以待動物繁衍

遠如冰島Vatnsnes

也是4-6月份會關閉島上部分景點

等動物繁殖

為了不再讓動物因為自然或人為的原因消失

也為了保護世界的美景

有人正拼盡全力

哪怕很多景點面臨的不僅是動物瀕危

還有人為的環境污染與破壞

同樣是粉紅色的澳洲網紅湖pink lake

當年就是因為環境大變而墮下神壇

大自然花費數千萬年才形成的美麗湖泊

一手送鹽一手送藻類

才讓湖水有恍若草莓沙冰/泡泡糖的視覺

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

夢幻又好看

但人類只用了111年就為它褪去了顏色

不計后果地靠湖開采鹽礦

修路切斷了進入鹽湖的自然水流

使pink lake的含鹽量不斷降低

失去了高鹽度環境

能夠產生色素的綠藻也不能再生長出來

從此湖水越來越寡淡

終于在2007年它永遠失去了曾經最美的顏色

pink lake一褪色

當地的小鎮居民都在討論將它改名

或者再搶救一下

無獨有偶

世界另一角的湖泊景點死海也在經歷搶救

死海最美的時候

游客不僅可以漂浮在水面

低頭見到清澈的湖底

還能在陽光的照射下

同時看到好幾種顏色匯聚在一起

然而同樣因為補給的水源被人類劫走切斷

如今死海萎縮

干涸的河床上只剩下砂石、鹽和垃圾

美景不再

連附近的生態環境都在面臨污染和破壞

美國的大沼澤國家公園

連續兩次被列入世界瀕危遺產名單

如果說第一次水質污染

還算人類少不更事情有可原

那么2010年,第二次因不合理的用水

導致水資源枯竭和水質惡化進而環境大變

就絕對不可原諒

曾經這里綠茵如草鋪滿水域

被譽為“一條草河從內地緩緩流向海洋”

如今面目蒼夷

暴露的土地就像瘡疤

9年了,美國仍未成功替它解危

曾經茂盛得不見一絲空隙的亞馬遜雨林

有著“世界動植物王國”的美譽

肩負著“地球之肺”的使命

現在卻因為過度開發和森林砍伐

正式進入“10-20年的消逝倒計時”

當森林全部消失,土地開始沙漠化

人類要面對的就是全球暖化的所有火力

攔不下、處理不掉、

人類走到哪里棄在哪里的垃圾

也在步步毀掉一個又一個旅游海島

昔日的皮皮島山清水秀

如今的皮皮島垃圾環繞

昔日的巴厘島潛水勝地

魔鬼魚張開胸鰭

小魚兒就在底下嬉戲

潛水的游客見到就欣喜

如今的巴厘島潛水勝地

放眼全是垃圾

臟臭亂聚齊

但就是這樣一些災難

對比以下的事例依然還算幸運

因為能夠亡羊補牢

總比永遠逝去,成為永恒的傷疤要好

被撞死的泰內雷之樹,曾是沙漠商隊的燈塔

位于俄勒岡州海岸線上的鴨嘴巖就是這樣

歷經數千年的風化才形成鴨嘴獸的形狀

由于景色和諧,巖石形狀獨特

無數游客樂于在上面打卡、冥想、記錄人生

后來政府在它周圍豎起了圍欄

一方面是為了禁止大家攀爬損壞巖石

另一方面也是以防出事令游客受傷

但擋得了初一,過不了十五

鴨嘴巖終究還是倒下了

剛開始大家還以為是鴨嘴巖壽命已到,自己崩塌

直到網上傳出一段視頻:

“它害我朋友摔斷了腿,

我讓它十倍奉陪”

你看,出行不用道德考試有多可怕

這群人至今沒被找出來

據說找到了也就罰個幾百美金,不痛不癢

而千年道行毀于一旦的鴨嘴巖

除了無奈還能怎樣?

眼見著自己走向死亡卻無能為力的

還有澳洲大堡礁

多彩的珊瑚世界組成絕美的海底奇觀

但在接連遭遇海水暖化、污染和漁業破壞以后

珊瑚白化面積已經超過一半

奇觀成了沒有生機且不能復生的死林

天堂變地獄,只在海水翻浪的瞬息

總有人覺得,失去一個海島沒什么,

還有千萬處海島供我們選擇。

一處風景的消逝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還有百萬美景與我們同在。

然而正如大自然一個大浪,

就能把人類之前傾倒在海里的垃圾全送回來,

當我們與環境的平衡被打破,

人類也終將自食惡果。

還要經歷多少次肆無忌憚地浪費、破壞、掠奪,

再后悔不迭地補救才能明白:

尊重環境就是尊重自己。

文明觀景、素質出游,

本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事,

不要讓所有美景最后只能留在朋友圈。

網絡編輯:吳悠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