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得有此人,方能有此境
《和古典音樂在一起的時光》遠非只是“非專業”地講古典音樂的作品,我們從中讀出的是作品背后的人,包括作者的專業才能、內心追求、情感旨趣和靈魂境界,當然,最重要的應該是這個境界。
責任編輯:劉小磊
《和古典音樂在一起的時光》,田家青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
多年前,看到一篇評論電影《城南舊事》的文章,談到著名表演藝術家、老戲骨鄭振瑤,她在影片中飾演傭人宋媽,文章說她“極有文化地塑造了一個沒有文化的底層人物形象”。讀到田家青先生的《和古典音樂在一起的時光》,就想起這個評論。套用評論的思路,是否可以說:田先生的書是“極音樂地講述了‘非音樂人’的感悟”,換言之,田先生是以非音樂專業身份評點古典音樂,說的是古典音樂,表達的實為加里·格拉夫曼在本書序中所說的“藝術的相通和魅力”。
田先生是中國古典家具研究、設計、創作和鑒賞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他的代表作《清代家具》是學術界公認的權威之作。王世襄先生稱之為“第一部關于清代家具的學術專著,研究著述從尚付闕如的空白開始,并能達到如此規模,值得贊賀!”足見田先生在專業領域的不凡成就。
田先生的業余愛好亦值得稱道。他說,古典音樂是他的業余愛好之一,“我喜歡古典音樂,聽音樂的時候會去思考問題。有的家具設計構思的靈感,就是聽音樂時獲得的?!@本書只是記下了我多年欣賞古典音樂的感悟和一些有趣的經歷...... 這本書又是聽著音樂寫的……激動之下的激情寫作……”古典音樂引發了他的激情,音樂創作的初始是激情使然,而聆聽者的反思則是古典音樂產生的奇妙效果??梢哉f,和田先生以前發表的專業或非專業的作品一樣,《和古典音樂在一起的時光》堪稱激情和思考兩者交替、互動和互為支持的自然結果。
對田先生的這些描述和感慨,我深感親切和熟悉,因為上個世紀80年代初,我作為“老學生”在巴黎進修學習,也經歷了和古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