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控辯對抗的雙人擂臺上,受害者章瑩穎的位置在哪兒
法庭上的對抗,基本上是兩方律師的“游戲”。當然,我們可以堂皇地教育受害者家人,“司法正義不是用來復仇”、“司法正義應有助于公義”,諸如此類??墒?,以“公義”之名犧牲社會成員的個體正義,美國標榜的個人主義原則又體現在哪里?
責任編輯:陳斌
這張6月24日的法庭素描顯示的是布倫特·克里斯滕森(前右)在位于美國伊利諾伊州皮奧里亞的聯邦法院出庭受審。
法庭上的對抗,基本上是兩方律師的“游戲”。當然,我們可以堂皇地教育受害者家人,“司法正義不是用來復仇”、“司法正義應有助于公義”,諸如此類??墒?,以“公義”之名犧牲社會成員的個體正義,美國標榜的個人主義原則又體現在哪里?
逝者已矣,生者余悲。伊利諾伊大學的中國訪問學者章瑩穎遇害已經兩年,經歷了復雜曲折的審前程序后,2019年6月12日開始庭審。6月24日下午,陪審團裁定,嫌犯布倫特·克里斯滕森綁架并導致章瑩穎死亡和欺騙聯邦探員等三項罪名成立。
克里斯滕森被判有罪幾乎沒有任何懸念。在過去兩周的庭審中,檢察官披露的各種證據壓倒性地證明了,被告極端殘忍地殺害了章瑩穎。由于此案中檢方尋求死刑判決,按照美國聯邦法律,從7月8日開始,案件審理將進入第二階段——量刑階段,克里斯滕森是否會被陪審團判以死刑,成為關注焦點。
經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校對:胡曉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