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狂歡,行業觀望“上?!?
垃圾市場業務的主要客戶是政府,“如果上海模式很成功,各地政府的需求就會很快出現。如果成果有限,單子有多大,什么時候來,都是未知數”。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彭琪月
上市企業“垃圾分類涉及收入占比較小”的局面,有望被垃圾分類政策創造的城市需求打破。
(本文首發于2019年7月4日《南方周末》)
垃圾市場業務的主要客戶是政府,“如果上海模式很成功,各地政府的需求就會很快出現。如果成果有限,單子有多大,什么時候來,都是未知數”。
正為垃圾分類頭疼的上海人,并非沒有意外之喜——他們可能也買了最近走俏的“垃圾分類概念股”。
投資者們相信,生活中不會留心的垃圾收轉、垃圾處理,正隨著垃圾分類新政成為站在風口的生意。指揮棒正是2019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幾個共同的名字總會出現在券商推薦研報:垃圾收轉設備制造商龍馬環衛,濕垃圾處理企業維爾利、瀚藍環境,上海本地的上海環境,乃至主營垃圾焚燒發電的盛運環保等等。
2019年6月以來,這批個股連續掀起漲停潮,帶動環保板塊一片飄紅。7月1日,“垃圾分類概念股”早盤集體高開,截至收盤,垃圾分類板塊指數上漲3.1%。
不過,據上海市官方公眾號“上海發布”的數據,目前上海每日能分類出6100噸濕垃圾,而濕垃圾處理產能為5050噸/日。這意味著每天將有一千多噸分類好的濕垃圾仍將被焚燒或填埋。
“上海的餐飲垃圾處理需求是可以滿足的,每日1000噸的缺口都體現在廚余垃圾處理上?!敝袊h聯理事長張益說。濕垃圾主要可分為餐飲垃圾和廚余垃圾。
起步較早的上海饒是如此,當垃圾分類在全國推開,濕垃圾處理產能缺口或將進一步放大。
從垃圾桶生意到打通全產業鏈
6月,被搶瘋了的不只優衣庫的聯名T恤。在淘寶上隨手一搜,一件可干濕分離的垃圾桶就賣出了7500+的月銷量。
一條7月1日淘寶買家的評論寫道:“快遞小哥說,今天送了二十幾個垃圾桶了?!狈诸惱氨惶詫毶碳蚁拶?人僅能買1件,早已不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貳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