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必須堅持自由貿易,反對保護主義?

早在幾千年前就有跨國貿易發生,之后世界各國、各地區聯系更加密切,合作與競爭并存,貿易早已成為各國經濟聯系的重要方式。當代發達國家的興起,無一不得益于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15、16世紀開辟新航路的葡萄牙、西班牙,17世紀被稱作“海上馬車夫”的荷蘭,18世紀稱霸全球的英國,19世紀末異軍突起的美國,二戰后迅速崛起的日本,在這些國家的崛起中,自由貿易無不發揮重大作用。

責任編輯:陳斌

自由貿易已成為國際貿易的主流,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各國在參與國際競爭的同時,十分有必要降低貿易壁壘,參與全球國際分工,融入全球產業鏈,實現自身經濟發展。 (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6月20日《南方周末》)

早在幾千年前就有跨國貿易發生,之后世界各國、各地區聯系更加密切,合作與競爭并存,貿易早已成為各國經濟聯系的重要方式。當代發達國家的興起,無一不得益于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15、16世紀開辟新航路的葡萄牙、西班牙,17世紀被稱作“海上馬車夫”的荷蘭,18世紀稱霸全球的英國,19世紀末異軍突起的美國,二戰后迅速崛起的日本,在這些國家的崛起中,自由貿易無不發揮重大作用。

在當今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國相互依賴,牽一發而動全身,自由貿易更是成為大勢所趨。然而,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思潮頻頻抬頭,半個世紀以來自由貿易的腳步忽然放緩。

我們有必要從世界貿易歷史與理論的視角出發,闡釋為什么必須堅持自由貿易,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貿易的起源:西方與東方

自由貿易主張政府不必干預國際貿易,使商品在國際市場自由競爭,資源得到最有效利用,參與貿易的雙方均獲益。自由貿易理論是國際貿易理論的核心與主流,源于自由貿易實踐。早在幾千年前,地中海地區就開始了自由的跨國貿易活動。

古代世界交通不發達、各國被地理屏障和距離分隔,國際貿易主要以區域貿易為主,此時最能稱為國際貿易的是地中海沿岸國家間的貿易。地中海東岸的腓尼基人是最早有記錄的貿易商人,他們利用地中海發展航海技術,同地中海沿岸國家進行貿易,范圍遠至好望角,幾乎壟斷了地中海貿易。腓尼基人滅亡之后,希臘人取得了地中海貿易的壟斷權。羅馬人經過三次戰爭取得地中海的統治權,建立起橫跨亞歐非的環地中海貿易區,貿易區內關稅極低,不受海盜和國界的阻礙,建立大量港口,貿易空前繁榮。

中世紀后期威尼斯人和熱那亞人成為地中海貿易圈的霸主,他們直接與阿拉伯和波斯等地的商人進行貿易,再由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同東方建立聯系。公元11世紀以后隨著意大利北部、波羅的海和黑海沿岸的城市興起,貿易范圍擴至北海、波羅的海和黑海沿岸,形成波羅的海和北海貿易圈,隨著北歐城市興起,城市手工業發展起來,促進了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又促進了北歐的市場化。長期以來的自由貿易為歐洲各國積累了大量財富,為市場化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自由貿易理論的發展提供大量的實踐積累。

古代世界的東方也發生著活躍的國際貿易,以中國為中心,形成包括日本、朝鮮、南洋地區和中南半島地區(越南等國)在內的東亞貿易圈以及連接東西方貿易的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中國同東亞各國也開始進行貿易往來,到隋唐時,中國對外貿易達到高峰,中國出口大量的絲綢、陶瓷、鐵器、書籍等,并進口來自東亞國家的玉器、銀、人參等和來自西方國家的手工制品等。

到了宋朝,由于北方貿易通道阻斷,海上貿易空前繁榮,泉州、廣州等地均有港口,出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阿柴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