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韓國,怎么鬧這么僵?
套用韓國媒體《朝鮮日報》的字眼:這是日本政府自1965年兩國邦交正?;詠?,首次對韓國施加“經濟制裁”。
套用韓國媒體《朝鮮日報》的字眼:這是日本政府自1965年兩國邦交正?;詠?,首次對韓國施加“經濟制裁”。
連日來,日本政府擬對出口韓國的半導體材料加強審查與管控一事持續發酵。韓國政府4日說,將采取積極外交手段應對,包括訴諸世貿組織。日方當天則強調,此次以國家安全為由調整出口管制措施是正當的。
分析人士認為,若日韓不能迅速為爭端降溫,不僅危及韓國支柱產業之一的半導體產業,也將波及包括日本在內的全球產業鏈,而近期本就緊張的日韓關系恐將進一步惡化。
譴責日本報復 韓國蓄勢反制
韓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常任委員會4日在青瓦臺召開的會議說,日方此次采取的出口管控措施具有“報復性質”,不僅明顯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定,也與自由貿易主義背道而馳。
這是4月2日拍攝的位于瑞士日內瓦的世貿組織總部大門上的世貿標志。新華社記者徐金泉攝
韓國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洪楠基4日說,這是日方針對強征勞工賠償判決的經濟報復行為。等待WTO處理結果將是一個漫長過程,因此韓方還會根據國際法、韓國法律等采取其他措施。
青瓦臺政策室室長金尚祖3日說,已與三星、現代、SK、LG、樂天集團負責人聯系,就日方舉措加強溝通合作,準備與企業共渡難關。
4月16日,在英國倫敦,一名模特在媒體預覽活動上展示三星蓋樂世Fold折疊屏手機。新華社/美聯
此外,韓國政府發布了加強自主研發的相關計劃,旨在降低在核心材料上對日本進口的依賴度。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2日否認日方報復韓方。但他還說,韓方沒有在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大阪峰會前就勞工賠償爭議提出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嚴重損害”日韓關系。
官房副長官西村康稔4日再次強調,日本以安全為由采取出口管制措施是正當的,指責日本違反世貿規則沒有根據。
據報道,日方此次限制對韓出口的半導體材料主要是高純度氟化氫、抗蝕劑、氟聚酰亞胺,是智能手機、芯片等產業的重要原材料,韓國企業對這三類日本進口材料的依賴度分別達43.9%、91.9%和93.7%。
對日韓有何影響?
——對韓國有何影響?
韓國專家表示,短期內,日方限制措施對韓國企業的生產影響有限,但若長期化或擴大化,潛在風險不可忽視,還可能給全球供應鏈帶來深遠影響。
中國對外經貿大學教授西村友作認為,鑒于韓國企業在有機EL面板等領域占據全球市場很大份額,日本對韓出口采取措施還可能波及全球半導體零部件產業的上游企業。
——對日本有何影響?
日媒有分析認為,日本對韓出口采取限制措施,一方面恐將進一步加劇日韓關系的緊張;另一方面,倘若韓國無法從日本穩定進口半導體相關材料而轉向他國,也會影響日本半導體產業中長期發展。
——為何采取強硬措施?
日本經濟學家田代秀敏認為,此次日本對韓采取措施既是有針對性的報復行為,恐怕也有執政黨拉攏選票的“私心”。日本參議院選舉將于本月21日舉行,此時對韓采取強硬措施,可借反韓情緒刺激選民投票。
韓國仁荷大學國際通商學教授鄭仁教認為,日方此舉一方面是在日本參院選舉前夕將韓日關系與日本國內政治掛鉤,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過去一段時間來韓日關系糾纏復雜。
韓國專家認為,除了強征勞工賠償爭議這根導火索,日方采取限制措施或許還有另一考量——借機重塑半導體等信息技術產業的全球產業鏈,向以日本為中心的方向轉變。
協商對話才是解決之道
6月28日,在日本大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右)歡迎韓國總統文在寅。新華社發
G20領導人大阪峰會落幕不久,宣言中一段話言猶在耳:G20致力于實現自由、公平、非歧視性、透明、可預見、穩定的貿易和投資環境。
全球產業鏈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一不爭事實也是當時大多數與會領導人的共識。無論政治問題,還是貿易問題,協商對話才是解決之道,強強聯手好過兩敗俱傷。
背景鏈接
2018年11月29日,在韓國首爾,一名二戰時期強征勞工的韓國受害者(中)接受媒體采訪。新華社/法新
韓國法院去年以來相繼作出裁決,要求3家日本企業就二戰期間強征韓國勞工分別作出賠償。日本政府則認定,依據兩國1965年簽訂的《日韓請求權協定》,這類索賠問題“已經解決”。上述賠償爭議成為影響兩國近期關系一大因素。
日本政府今年4月發布的2019年《外交藍皮書》稱,韓方在對日本強征韓國勞工索賠案作出相關判決、解散日韓間根據協議設立的“慰安婦”基金會等問題上接連采取消極舉措,導致日韓關系面臨“十分嚴峻”的處境。
監制:閆珺巖
記者:郭丹 陸睿 劉春燕 耿學鵬 惠曉霜
視頻:田明 金顥旼 李姝莛
編輯:孫浩 魯豫
(來源:新華國際頭條)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