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誰最嚴?罰款最高?

目前全國多地的垃圾分類立法規范正在緊鑼密鼓地加速推進。

目前全國多地的垃圾分類立法規范正在緊鑼密鼓地加速推進。

7月8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已有一周,城管部門共開出190張罰單,已有15名個人被罰款,其中未分類投放案件占比35.8%。

這種全民動員、動真格罰款的舉措引發公眾熱議,垃圾分類強制執行時代到來后的種種舉措,皆成為民眾關心的話題。

事實上,上海只是在眾多垃圾分類城市中率先執行,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規劃,到2020年底,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多個試點城市垃圾分類舉措的浪潮也將步上海之后,陸續迎面而來。

按照規劃,目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所要求的46個重點城市各地垃圾分類法規制定情況如何?各地懲戒措施又有何不同呢?

對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了46個城重點城市的垃圾分類最新進展情況,并對不同地區的特征進行了分析與總結,發現目前全國多地的垃圾分類立法正在緊鑼密鼓地加速推進。

多地加快立法規范垃圾分類

記者對46個重點城市出臺的相關文件進行了梳理后發現,在上海正式施行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前,北京、太原、長春、杭州、廣州、宜春、銀川等7座城市已經出臺并正式實施了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從立法層面對垃圾分類投放做出了規定。其中北京更是首個立法的城市。

此外,西安、寧波也在近日推出了地方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兩座城市的垃圾分類將分別于9月1日、10月1日正式實施。

值得一提的是,寧波推出了《寧波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對各類垃圾進行了細分,還列舉了產生頻率高和容易混淆的廢棄物,方便市民進行分類投放。

記者注意到,46個重點城市中,80%以上對垃圾分類采取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分法”,各地在執行上基本上都是采用國家制定的這四類標準。當然,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有些地區為便于市民理解,也采取了不同的稱呼和標志。

比如,屬于非重點城市的無錫,也正在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工作,6月份發布了《無錫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將生活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其他垃圾的“四分法”,并將于9月1日起正式實施。

除去上述已經立法的10個城市外,一些城市比如深圳、天津、鄭州、石家莊、泰安等也已將垃圾分類列入立法計劃,以加快垃圾分類推進進程。

值得關注的是,深圳市日前推出了《深圳市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激勵實施方案(2019-2021)》征求意見稿,每年將安排生活垃圾激勵補助資金9375萬元,用于對推動垃圾分類的家庭、個人、單位、小區進行獎勵,其中各區政府承擔6250萬元,市財政安排3125萬元。

住建部環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海云認為,從全國范圍來看,各城市間推進垃圾分類有快有慢,部分地區的立法工作也正在加快推進,但全國整體上垃圾分類的覆蓋范圍還很有限,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只占全國城市數量的7% 左右。同時,46個城市的進展也不平衡,目前大部分城市還只能做到在投放環節配備分類收集的設施,而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環節的設施配備普遍不足。

納入征信體系

對于生活垃圾違規投放的單位和個人,各大城市也紛紛做出了強制性處罰決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后發現,46個重點城市中,上海、太原、杭州、無錫、長春、廣州、深圳、蘇州、廈門、成都、重慶、寧波、西安、沈陽、哈爾濱、南京、合肥、銅陵、福州、宜春、泰安、青島、???、昆明、蘭州、西寧、邯鄲、鄭州、貴陽29個城市明確了對違規投放垃圾的個人及單位的處罰標準。

主要城市違規投放垃圾處罰情況

數據來源:各地政府網站

統計數據顯示,其中有25個城市明確規定,由城市主管部門對違規投放的個人進行責令改正,拒不改正者將受到最高200元的罰款。

例如,寧波進一步規定,對情節嚴重的個人,處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深圳和廈門的處罰最重:分別對情節嚴重和拒不改正的個人,處罰1000元。

另外,鄭州、邯鄲等城市還規定,可對隨意拋灑、傾倒或堆放生活垃圾的個人處以3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在對垃圾投放單位的處罰方面,上海、太原、蘇州、成都、福州、宜春、貴陽、廣州、沈陽、青島、???、昆明等12座城市處罰力度較大,最高可罰款5萬元。此外,各地均對運輸、處理垃圾的企業和部門作出了規范,也會對其違規行為進行罰款。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注意到,杭州、蘇州、太原、西安等城市對生活垃圾違規投放者增加了征信處罰措施。杭州市人大法制委員會相關負責人透露,違反條例規定受到行政處罰的單位和個人,將依照《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作為不良信息,依法計入有關個人、單位的信用檔案;

其中蘇州市規定,混投垃圾、阻礙執法、打擊報復投訴人等行為將被納入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但違法行為人可通過參加生活垃圾志愿服務,將違法記錄移除;還可通過參加垃圾分類知識培訓和考試、擔任垃圾分類志愿者等方式,免除相應的行政處罰。

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彭峰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類似上海的垃圾分類條例的處罰規定,行政處罰力度非常大,但是否符合比例原則,將單位和個人違反生活垃圾管理規定的信息歸集到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并依法對失信主體采取懲戒措施,是非常具有爭議性的話題。

彭峰表示,對比一下垃圾分類和酒駕的社會危害性,有些地區酒駕也已經列入征信范圍,而上海的條例也將垃圾分類已經列入征信范圍,兩者的危害性是否是一個程度還值得商榷。

“這就要求執法者在具體的執法過程中必須非常好的靈活運用自由裁量權,否則容易激化矛盾?!迸矸甯嬖V記者,個人覺得《上海市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中是否符合比例原則的部分,可以建議全國人大進行合憲性審查。垃圾分類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事,在后期諸多城市的具體執行措施中,不可急功近利,處罰上更不可“一刀切”。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