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萬度電,都是濕垃圾變來的?|中國綠色公號周榜第203期?
中國綠色公號周榜由南方周末綠色新聞部出品,每周定期發布,包括政務(分成省部級和縣市級)、媒體(包括機構媒體和自媒體)、NGO、企業、高校(包括環境院系和學生社團)和文章閱讀量(包含原創)等六大類。
責任編輯:汪韜
▼出品丨千篇一綠 ▼數據支持丨清博大數據
▼發榜時間|每周一或周二
▼監測時間|2019年6月30日0時-7月6日24時
▼制作丨彭琪月
中國綠色公號周榜由南方周末綠色新聞部出品,每周定期發布,包括政務(分成省部級和縣市級)、媒體(包括機構媒體和自媒體)、NGO、企業、高校(包括環境院系和學生社團)和文章閱讀量(包含原創)等六大類。
上周中國綠色公號共發布文章3830篇,其中原創文章260篇??傞喿x數228W+,總點贊數17052。和上期首輪環保督察“回頭看”成效如何?|中國綠色公號周榜第202期相比,總發文章數、原創文章數有所提升,總閱讀數持平,而總點贊量則有所下滑。
▼
政務
【生態環境部】榮登榜首
【綠色鄭州】摘得桂冠
▼
媒體
【環評互聯網】獲得第一
▼
文章閱讀量
上海垃圾分類熱度不減,上周閱讀量最高的一篇文章為中國環聯轉載上觀新聞的稿件《關注 | 2500萬度電,都是濕垃圾變來的?上海人認真分類的成果,看得見》一文,共收獲3w+的閱讀量和289個贊。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自2019年7月1日正式實施以來,上海的濕垃圾末端處置能力進一步提升,垃圾分類成果初顯。越來越多高品質的濕垃圾涌入,使得黎明廠的發電效率也在不斷提升。截至2019年5月,黎明廠已累計用濕垃圾產沼1260萬立方米,累計發電約2500萬度。高純度的上海濕垃圾,還能用于制作土壤調節劑,被廣泛用于蔬菜、水果、藥材、茶葉等種植用地以及鹽堿地等問題土地的恢復、改良等等。
環評互聯網的《政策大反轉丨煤改氣兩年后,能源局發文重新推廣清潔煤供暖!》一文中,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了征求《關于解決“煤改氣”“煤改電”等清潔供暖推進過程中有關問題的通知》意見的函。針對“煤改氣”、“煤改電”等清潔供暖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典型共性問題,提出因地制宜拓展多種清潔供暖方式,重點發展清潔煤供暖和生物質能供暖。
《生態環境部公布6個縣級水源地環境問題典型案例》一文中,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2019年統籌強化監督,將水源地環境整治納入現場監督,發現一批水源地環境違法問題和風險隱患,并公布了河南省信陽市、河南省鄭州市、廣東省江門市、吉林省吉林市、廣東省清遠市等6個水源地的典型案例,督促其整治到位。
原創文章中,環保水圈的《你知道嗎?你的身體就是個小型污水處理廠》一文同樣引發關注,共收獲近1W+的閱讀量和90個贊。文章用漫畫的形式科普了每天人們大量攝入食物和水,而身體像一個小型污水處理廠處理廢水的全過程。
▼
【它基金】、【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
【AECOM】分別獲得
NGO、高校、企業分組第一
附:
【原創作品,轉載須聯系后臺取得授權?!?/p>
由于系統誤差,數據可能產生出入,歡迎留言糾正。
看得不過癮?看看上一期吧:↓↓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