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三十年系列之二】芝加哥:“中國的奮斗是整個世界的奮斗”

中國的成功并非傳統的經濟理論所能解釋,于是科斯決定舉辦一次論壇,邀請研究中國經濟變革的學者共同參與。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改革開放三十年系列之二

2008年7月14至18日,98歲高齡的羅納德·科斯教授,在美國芝加哥大學主持了以“中國的經濟改革”為主題的論壇。

科斯是我們這個時代卓越的經濟學家之一。1937年,在以他的本科論文為基礎的《公司的性質》一文中,27歲的科斯開創性地提出了“交易成本”這一概念,創立了產權理論。人們至今仍為他當時的洞察力深感驚奇,但直到四十余年后,1980年代自由放任思潮在西方高漲,科斯的理論才受到廣泛關注,科斯也于1991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產權理論對中國的改革影響深遠,30年來,科斯定理是被談論最多的經濟學理論,許多中國學者認為,中國改革就是“一部未完成的產權改革史”??扑挂惨恢标P注著這個東方大國發生的一切,這次論壇的創意正源于他——如他所言,他對中國最近這些年的經濟奇跡深表驚訝,并希冀探究出其中的確切原因。中國的成功并非傳統的經濟理論所能解釋,于是科斯決定舉辦一次論壇,邀請研究中國經濟變革的學者共同參與。

當科斯基金會發出邀請后,一些世界上最出色的經濟學家應邀出席,其中包括諾貝爾獎得主羅伯特·蒙代爾、羅伯特·福格爾和道格拉斯·諾思。在中國方面,有諸如周其仁、茅于軾和張維迎等知名學者。參與的人員如此眾多,以至于原計劃要為與會者支付費用的科斯基金會將面臨破產,不得不呼吁大家自付費用。

這次論壇的一個不同尋常之處在于,獲邀的不僅有學者,還包括像前溫州市長、萬科公司王石這樣的改革親歷者。如此一來,這次論壇成為了一場以宏觀視角分析中國經濟發展的學者和中國經濟變遷的直接參與者之間的熱烈的交流會。與會者得以在一個活躍的氛圍里探討中國經濟改革中復雜且日益重要的各項議題。

這次會議是迄今為止西方學術界關于中國改革最為認真的一次討論。

● 7月14日

張五常教授為本次論壇作了開場白(他未能與會,演講以視頻的形式播出)。他以科斯教授的交易成本理論為基礎,對中國經濟變化進行了解釋。他還特別強調中國改革試驗的重要性,在中國政府結構中,具體表現在以“縣的競爭”理念中,即地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