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億元,中國車企環保罰單之最
柴油貨車排放造假,在商用車行業內是一個公開的“秘密”,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并不是處罰一兩家車企就能解決。
責任編輯:汪韜
(本文首發于2019年7月11日《南方周末》)
江淮汽車認為,車輛污染物排放檢測是合格的,因此并未違反大氣污染防治法;北京生態環境局則認為,OBD系統檢驗是排放檢驗內容之一,不符合標準要求,不應作為排放檢驗合格產品出廠銷售。
柴油貨車排放造假,在商用車行業內是一個公開的“秘密”,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并不是處罰一兩家車企就能解決。
剛說拿了七千多萬元補貼,結果又被罰了1.7億,這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這事得問問上市公司江淮汽車。
2019年7月5日,因“銷售不符合標準的車輛”,江淮汽車收到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一張1.7億元的巨額罰單。要知道半個月前,江淮汽車公告稱,截至2019年6月19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計收到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貼達7876萬元。
以制造底盤起家,這家安徽本土車企業務涵蓋多款乘用車和商用車,標志JAC的江淮柴油車更是隨處可見。此次1.7億元處罰金額也創下中國車企環保罰單的最高紀錄。
省油、動力大的柴油車,正是藍天保衛戰的重點整治目標?!吨袊鴻C動車環境管理年報2018》顯示,2017年,僅占汽車保有量8.1%的柴油貨車,其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量分別占汽車排放總量的68.3%和77.8%。
2019年1月,柴油車攻堅戰打響,“吃”天價罰單的江淮汽車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
為什么是1.7億元?
這份落款時間為2019年6月28日的處罰決定書,系江淮汽車主動披露。
一位接近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的人士透露,北京生態環境局原計劃發布處罰,“沒想到被江淮搶了先”。
江淮汽車董秘辦公室一位陳姓工作人員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7月5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派人將處罰決定書送到了安徽公司所在地。盡管已經知曉處罰,“具體罰款數額是在當天才知道”,1.7億元的罰款還是讓他們感到吃驚。
雖然屢獲政府補貼,但據江淮汽車2018年年度財務報告,江淮剛剛經歷了20年以來的首個虧損年,虧損凈利潤近8億元。
1.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