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之身,怎么才能被愛、被尊敬?
發自:南方周末
全球影迷引頸期盼的超級英雄電影《復仇者聯盟3》即將在中國上映了。而在本年度,中國市場已計劃引進10部超級英雄電影。也就是說,除了春節賀歲檔,我們每個月都將與至少一位超級英雄相會。超級英雄已經成為了最有“全球化”特質的票房靈藥。2017年全球最賣座的12部電影中,超級英雄電影占了一半。除了視覺奇觀的強大吸引力,超級英雄電影的核心理念——“英雄主義”這一文化情結可謂放之四海而皆準,有極強的普世性。此類電影中超級英雄們對正義的堅守、與黑暗勢力的抗爭,讓普通人向往英雄的情感得到了呼應和寄托。在現實世界中,沒有鋼鐵戰衣、雷神之錘、隊長盾牌,無法如蜘蛛般飛檐走壁,不能變身巨人的平凡人類,就只能成為路人甲嗎,就無法有改變世界的可能嗎?
有人說,在和平年代,凡人可以成為名人,卻不能成為英雄。的確,這個時代不缺擁有完美人設的明星名人,不缺富可敵國的商人大亨,不缺聲名鵲起的網紅偶像,卻唯獨缺乏從心里給出真誠、正義、無畏、擔當和同情的人。有多少人,能無問西東,只問初心,只問責任,只問深情,只問敢勇,只問付出?
還好,這個時代,還有這樣的一群人——和你我一樣,他們是凡軀肉體;但他們做出了與超級英雄一樣的選擇,在危難時刻擔起責任、大聲疾呼、團結正義。多年來,在南方周末舉辦的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上,都會表彰一批責任先鋒——他們是明星,是企業掌門人,是NGO發起人,是社會責任的研究者。他們活躍在各類社會責任事業中,克服各種問題和挑戰,贏得了愛與尊敬。他們也站在中國社會責任的舞臺上,與南方周末一起,用情懷和擔當,用信念和堅持,努力讓世界更美好一點。英雄不是生下來就偉大的,而是在成長過程中顯示其偉大的。十年間,在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的舞臺上,南方周末見證了他們的無私與無畏,也與他們共同成長。
劉永好、呂朝、張亞勤、楊國強、潘江雪、袁仁國、呂家進、呂植、馮驥才、趙蕊蕊、于建嶸、陳士渠、李云迪、王克勤、王天仁、陳坤、秦國英、錢曉華、陳開枝、陳數……
他們是平凡世界中受愛戴與尊敬的榜樣,亦用自己的責任擔當告訴我們:在充滿誘惑、浮華與挑戰的時代,你也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一定要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內心有力,就主動給予;焦慮時,做好自己能做的眼前事。關心時事、關心弱勢,但絕不躲在人群之中尋找安全感,而是敢于不合群,去創造,去發展,保持進步,保持真誠;堅信在通往美好的道路上會遇見真正志同道合的同伴;在經歷考驗、困苦與成功之后,擁有一種從內心深處滿溢出的不懊悔也不自滿的平和、喜悅與堅定。
責任先鋒已經站在了高處,而中國的社會責任之路依然長路漫漫,大有可為。
發布于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