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書架 | 三本與獨立思考有關的書

我讀了很多書,原以為讀書一定會使自己有獨立思想,慢慢發現這只是一個美好而騙人的神話。讀書并不能保證我們獨立,因為你會發現,讀完書后,你發表的任何觀點,體驗的任何情趣,形成的任何判斷里都有曾經讀過的那些書的影子。后來明白,所謂獨立思想其實指的是在你思想的時候,你有相對自由的選擇權。獨立僅僅是指選擇。獨立程度取決于自由程度,而自由程度取決于你所擁有的知識和信息資源豐富的多樣程度,取決于你讀書時的開放程度。所以讀書是把雙刃劍,它能拓展你的資源,從而增強你的自由選擇范圍;然而,如果你不夠開放,它也可能把你捆綁在某一個知識體系里,使你的觀察和思考都出不了它劃的圈圈。

責任編輯:劉小磊

曲衛國主要研究語用學、話語分析、社會語言學、修辭學,著有《英語高級:論說文入門》《話語文體學》《語用學的多層面研究》《批判與論辯》《近代英國禮貌變革研究》。 (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7月11日《南方周末》)

我讀了很多書,原以為讀書一定會使自己有獨立思想,慢慢發現這只是一個美好而騙人的神話。讀書并不能保證我們獨立,因為你會發現,讀完書后,你發表的任何觀點,體驗的任何情趣,形成的任何判斷里都有曾經讀過的那些書的影子。后來明白,所謂獨立思想其實指的是在你思想的時候,你有相對自由的選擇權。獨立僅僅是指選擇。獨立程度取決于自由程度,而自由程度取決于你所擁有的知識和信息資源豐富的多樣程度,取決于你讀書時的開放程度。所以讀書是把雙刃劍,它能拓展你的資源,從而增強你的自由選擇范圍;然而,如果你不夠開放,它也可能把你捆綁在某一個知識體系里,使你的觀察和思考都出不了它劃的圈圈。

影響我的書太多了。我這里推薦的幾本書都與獨立思想有關。首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卡拉馬佐夫兄弟》(耿濟之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因為獨立的前提是超越;其次是阿倫特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安尼譯,譯林出版社,2016),她對于喪失獨立思想的后果討論得最深入;最后是Berger和Luckmann的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Anchor Books,1966),他們很精辟地剖析了知識的神話。思想運作如不破除對知識的迷信,獨立就成了一句空話。

《卡拉馬佐夫兄弟》很好地探討了人生幾個最基本的重大問題:苦難、罪惡、欲望、理性、信仰、沉淪和解脫。小說通過人物阿廖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