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塑"計劃:環保VS便利,你站哪邊?

發自:南方周末

一只信天翁寶寶死了,在吃下一把塑料牙刷之后。這是媽媽不遠千里、小心翼翼為它帶回來的“食物”。在廣闊的海洋及其附近的陸地上,這不是孤例。抹香鯨誤把塑料桶當做食物,吞進嘴里;海龜暢游時,旁邊漂浮著塑料袋;研究人員在海灘上收集到了塑料牙簽、塑料瓶、一次性塑料叉子等垃圾……在紀錄片《藍色星球2》中,這樣的畫面比比皆是。

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年至少有800萬噸塑料流入海洋,無法分解,被海鳥和魚吞入腹中。除了海洋環境,水源、土壤與空氣同樣在受到塑料的威脅。塑料稱得上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發明,卻也是當代人類最不計后果濫用科技的表現之一。盡管知道過度使用塑料的危害,但我們卻似乎很難減少使用塑料的頻率。

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社區里,人們則通過一個名為“分享環保袋”的計劃,希望能為全球塑料困境帶來一些改善。2007年,藝術家Leni Fried在亞當斯鎮發起了這個計劃,她號召志愿者利用廢棄材料縫制可重復使用的環保袋,放在當地的超市、商店等出入口,供未攜帶環保袋的消費者使用。寵物飼料袋、米袋、舊衣服、被廢棄的電腦袋,都是志愿者們爭相改造的寵兒。讓鎮上的每一個人用上這些環保袋,是“分享環保袋”的目標。部分商店開始優先為顧客提供改造而成的環保袋,大受消費者歡迎。一些消費者在了解項目后還主動捐贈出二手布料,當地的塑料袋使用率有所降低。這些環保袋并非批量生產,全是個性化手作,有的上面還簽有志愿者姓名,與千篇一律、毫無溫度的塑料袋相比,增加了使用者的情感依附,逐步喚起他們的“減塑”理念。

“分享環保袋”通過回收、改造、分享這種綠色的生活方式,告訴人們,通過一點微小的行動,綠色消費可以成為現實,為每個人的生活帶來確實的變化。

綠色消費與綠色生產密不可分,兩者亦構成“綠色價值”的核心組成部分。由南方周末主辦的第十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把“發掘綠色價值”作為年度關注主題,希望與企業共同探索綠色責任之路,展望地球家園更美好的未來發展。我們認為,清潔的水、空氣和安全的食品,是一切崇高價值的基礎,同時也構成了產品的底色。更“綠”的產品更受歡迎,能帶來更高的效益,節省更多的資源甚至成本。發掘綠色的價值,是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也締造著這個星球可持續的美麗。

今年,第十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將于2018年7月26-27日在北京舉辦,屆時將發布一份充滿綠色價值的智慧成果——《2018年度關注報告——發掘綠色價值》,以企業責任切入,展示優秀行業案例,為各類企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極具參考性的前沿思路。伴隨著中國經濟的成長與發展,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已走到第十個年頭,每年發布“國有上市企業社會責任榜”、“民營企業社會責任榜”和“世界 500 強企業在華貢獻榜”三榜,表彰與推薦了眾多責任榜樣與經典案例。

除了延續往年的責任評選環節,今年還特別分設了汽車行業CSR分論壇與房地產行業CSR分論壇。7月26日上午:汽車行業CSR分論壇:構建更美好的出行未來。發布中國汽車行業CSR觀察報告,表彰2017中國汽車企業社會責任榜上榜企業,同時邀請有關機構、專家學者及業內人士一起探討相關話題,藉此推動汽車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在中國當下情境的研究和實踐。7月26日下午:房地產行業CSR分論壇:共享未來生活。發布房地產行業CSR觀察報告,表彰2017中國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榜上榜企業,并與有關機構、專家、學者及業內人士一起探討,新時代背景下房地產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分享如何實現城市的綠色發展等相關話題。

或許你還未察覺到綠色價值對你的生活有何影響,但我們每一個人,其實已經置身于這場守護家園、對抗污染的洪流之中。

發布于2018年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