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譯者”陸大鵬 一位青年翻譯家的自我修養與批判
“在英國和美國,寫作工業已經高度商業化,是一整套運作非常成熟的工業體系。包括作家的個人形象,外表、談吐都是體系的一部分,特別是經常上電視的人,他們擺的pose、怎么坐、如何穿著打扮,都是事先經過精心設計”
發自:南京
責任編輯:周建平
“在英國和美國,寫作工業已經高度商業化,是一整套運作非常成熟的工業體系。包括作家的個人形象,外表、談吐都是體系的一部分,特別是經常上電視的人,他們擺的pose、怎么坐、如何穿著打扮,都是事先經過精心設計”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第19期)
圖/受訪者提供
知名青年翻譯家,出版從業者,主要從事大眾歷史暢銷書的翻譯和介紹,代表譯作“地中海史詩三部曲”、《金雀花王朝》《阿拉伯的勞倫斯》《伯羅奔尼撒戰爭》《伊莎貝拉:武士女王》《愷撒:巨人的一生》《奧古斯都》《羅曼諾夫皇朝》《空王冠》等。
在一個彌漫著花粉、飛絮的初夏時節,我再次見到了陸大鵬。
他正忍受著過敏癥的折磨,看上去有些疲憊。這位素以勤奮、高產著稱的青年譯者如今正和尿片、奶瓶搏斗著,每天的工作時長“被迫”縮減了近一半,“一到周末幾乎沒有時間來做翻譯?!彼⑽櫰鹆嗣夹?,努力適應著“新奶爸”的身份和生活節奏。
和老前輩們動輒談“情懷”不同,這位生于1988年的青年譯者性格直率,說話直接——“不裝”,是最為妥當的形容詞。當記者意外于他的年輕,說他“有超越年齡的穩重”,他立即自嘲說“因為比較胖,胖就看著比較穩重”。
近五年來,因為高質、高產地翻譯、介紹一批來自英美的大眾學術暢銷書,陸大鵬在網上具有極高人氣,擁有了一批忠誠的讀者,并活躍于各種公共話語空間。2018年,他被一家主流雜志評為“年度知道分子”。
眼下,這位翻譯界的“超高人氣選手”卻正處于自我懷疑、重估價值的微妙階段——過往的意義感正在消解,價值變得可疑。
他坦承從事翻譯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掙錢養家,因為自己“一不會炒股,二不會做生意”——“如果已經財務自由了,不會去做翻譯這么辛苦的事?!?/p>
對于自己翻譯的那些暢銷全球的歷史作品,他也質疑它們價值的長久性——“等再過十年,又出現新的作者寫作出同題材的新書,還會有人再去讀今天這些書么?我很懷疑?!?/p>
那么,作為溝通中西文化的“橋梁”,把優秀的西方作品介紹給中國讀者并得到認可和欣賞,難道不會帶來滿足感和成就感么?
他承認是有過:“但是,這種滿足感正處于邊際效應遞減狀態?!?/p>
這位曾經的英美文學專業學生一度對“經世致用”孜孜以求。如今,他開始重新轉向那些一度被他輕視又敬畏的純文學創作和翻譯。
“一本書只有具有審美意義上的價值,才能流傳下去。學術書是有時效性的,學術觀點也會不斷地被刷新的。所以,我是希望將來能多讀、多翻譯一些好的文學作品,那才是更有意義的工作?!?/p>
陸大鵬 知名青年翻譯家,出版從業者,主要從事大眾歷史暢銷書的翻譯和介紹,代表譯作“地中海史詩三部曲”、《金雀花王朝》《阿拉伯的勞倫斯》《伯羅奔尼撒戰爭》《伊莎貝拉:武士女王》《愷撒:巨人的一生》《奧古斯都》《羅曼諾夫皇朝》《空王冠》等。
“金牌譯者”的煉成
身為“85后”,陸大鵬說自己喜歡一切long ago(從前)和far away(遠方)的東西。
他出生于南京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一名中學教師,母親是會計。從小,父母就有意識地鼓勵、支持他買書和讀書。在這樣的家庭氛圍里,陸大鵬孩提時就“亂讀瞎讀”了許多書。
在這份“80后”們熟悉的童年書單上,有《上下五千年》《世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