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不是情場,常思我創造了什么價值
就是這么吊詭:在職場老鳥陷入中年危機的同時,職場菜鳥眼冒怒火、滿腹牢騷,指摘老鳥們少勞多得:我們起得比他們早,睡得比他們晚,加班比他們多,憑什么賺得比他們少,而且少那么多?在菜鳥眼里,那些有車有房、妻美娃萌的老鳥是十足的“既得利益者”。
責任編輯:陳斌
職場如戰場,年輕人們正在磨刀霍霍,要革老家伙們的命。有空時經常問問自己:我創造了什么價值?
(本文首發于2019年7月18日《南方周末》)
當一個職場中人不再年輕,他不該幼稚地倚老賣老,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別再迷信各種舊情
就是這么吊詭:在職場老鳥陷入中年危機的同時,職場菜鳥眼冒怒火、滿腹牢騷,指摘老鳥們少勞多得:我們起得比他們早,睡得比他們晚,加班比他們多,憑什么賺得比他們少,而且少那么多?在菜鳥眼里,那些有車有房、妻美娃萌的老鳥是十足的“既得利益者”。
人們在討論“既得利益者”時,一般指向社會宏觀面的分配制度,但事實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既得利益者。在職場上,幾乎每家機構都存在既得利益者。
一些特別利益是歷史原因和現代企業制度造成的,比如,上市公司早期員工IPO時論資排輩,均獲價值不菲的股權激勵,這種歷史機遇后到者不再享有。無需憤憤不平,人家在公司一窮二白時低薪加入,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阿柴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