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醫的出路在哪里?
我的母親干了一輩子村醫。直到她去世前幾年,因為年邁,才卸任。憶及先慈,她的形象依然定格在背著保健箱深夜出診歸來,推開家門,我被開門聲驚醒。直至去世,她的身份依然是農民,沒有養老金,全靠兒女贍養。先慈的一生,大概是中國幾十萬村醫的縮影。
責任編輯:聶寒非
我的母親干了一輩子村醫。直到她去世前幾年,因為年邁,才卸任。憶及先慈,她的形象依然定格在背著保健箱深夜出診歸來,推開家門,我被開門聲驚醒。直至去世,她的身份依然是農民,沒有養老金,全靠兒女贍養。先慈的一生,大概是中國幾十萬村醫的縮影。
近日,一則新聞使得“村醫”這一群體的生存狀況在網上引起熱議。河南省通許縣朱砂鎮36名村醫集體辭職,其辭職信在網上傳播,列舉了不得不辭職的理由:“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上級撥款越來越多,到村醫手里的錢越來越少,工資發放不到位,上級層層克扣,現在我們村醫已經生活不能自理,對此我們村醫深表遺憾?!?/p>
當地政府對此很快進行了回復,聲明經調查發現,信中所反映的諸多問題并不存在,如“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年年加碼,存疑不堪重負”。但幾天后有媒體報道稱,該縣又有28名鄉村醫生集體辭職。
無獨有偶,據財新網報道,黑龍江依蘭縣近日也出現了村醫集體辭職,人數近120人。村醫們稱,墊付的新農合醫保資金至今未能撥付。
作為這一事件的旁觀者,我們能理解當地政府對此事的應對措施,也認為不能想當然地質疑當地政府的調查結果。但南北兩省,突然有這么多村醫撂挑子不干了,恐怕不會是無中生有的事。以小窺大,這兩件事反映了中國村醫整體的生存窘境。觀察、分析這件事,也應著眼于中國幾十萬村醫(據2018年國家衛健委的統計,全國村衛生室有62.2萬家,每個衛生室至少一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