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焰劃過夜空照亮回家路!天宮二號再入大氣層瞬間曝光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于北京時間2019年7月19日21時06分受控離軌并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
責任編輯:馬瑋璐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于北京時間2019年7月19日21時06分受控離軌并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天宮二號受控再入大氣層,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圓滿完成。
視頻:記者直擊天宮二號返回
天宮二號為何選擇此時離軌?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設計在軌壽命是2年,實際飛行2年零10個月。再入大氣層之前,它所有的設備狀態均保持良好,為什么現在就要它再入大氣層,安全隕落呢?日前,央視記者獨家專訪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總設計師朱樅鵬。
據朱樅鵬介紹,由于天宮二號已經完成它所要完成的所有任務和試驗,圓滿完成使命,繼續飛行下去,也只能檢驗天宮二號自身平臺可靠性,同時還需占用大量資源。
天宮二號在太空中的安全穩定運行,離不開地面測控系統的有力支持。在天宮二號近三年的飛行當中,地面上的大量技術人員一直在日夜陪伴著它。
戳視頻 ↓ 了解詳情
天宮二號:在太空的1037天
天宮二號,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創造中國載人飛行時間最長的紀錄,同時還進行了多項科學實驗和技術驗證,戰功赫赫。
戳視頻 ↓ 聽天宮二號講述它的故事
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搭載天宮二號的長征二號FT2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后天宮二號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
2016年10月19日,發射成功后一個多月,神州十一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景海鵬和陳冬入駐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33天的太空駐留生活創造了中國人在太空駐留時間的新紀錄。
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順利完成自動交會對接。4月27日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完成了首次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中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在太空實現在軌推進劑補加的國家。
2017年6月19日,天舟一號以高難度動作順利完成了與天宮二號的第二次交會對接試驗,鞏固了航天器多方位空間交會技術。
在軌工作的1037天里,天宮二號支持開展了4大領域8個主題14項高水平的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也是中國迄今為止領域最廣、規模最大、系統最復雜的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
例如,天宮二號上的“多角度寬波段成像儀”,能夠實現多角度對地成像。天宮二號上還搭載了植物培養箱,里面種植著水稻和擬南芥。
以往的太空植物培養實驗周期都不超過20天,只能展開幼苗階段的實驗,而這次在天宮二號上,我國首次在空間完成“從種子到種子”全過程的空間植物培養實驗,也為我國在未來的空間站上開展同類研究奠定技術基礎。
同時,在天宮二號上還搭載著世界首臺空間冷原子鐘,它是目前人類研究出來的最精準的鐘。
此次,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受控離軌并再入大氣層,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圓滿完成,我國正式進入空間站時代。
從九天之上重回大氣層
熊熊烈焰里
天宮二號的絕大部分化成灰燼
耀眼的光是它留給我們的最后“禮物”
未來,在那片璀璨的星空里
你們一定會記得
它,曾在這里劃過
謝謝你,天宮二號!
再見!
(來源:央視新聞)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