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盡是三伏貼,年年出事年年貼:沒有藥字號,多病卻一方!
三伏貼療法導致皮損的案例屢有發生,輕則輕微紅腫起泡,重則潰瘍甚至感染。不惟網購等渠道的“野雞”三伏貼,正規公立醫院也無法幸免。
三伏貼不是藥品,它們未通過國家藥監審批上市,沒有批準文號,屬于僅在研發醫院內部流通的“院內制劑”。
責任編輯:曹海東
三伏貼療法導致皮損的案例屢有發生,輕則輕微紅腫起泡,重則潰瘍甚至感染。不惟網購等渠道的“野雞”三伏貼,正規公立醫院也無法幸免。
三伏貼不是藥品,它們未通過國家藥監審批上市,沒有批準文號,屬于僅在研發醫院內部流通的“院內制劑”。
一名兒童在江西省兒童醫院貼“三伏貼”。
提心吊膽了一整晚,2019年7月13日一早,萬靜的心里還是“咯噔一下”:女兒的背灼傷了,水皰越來越大,有些部位開始褪皮,醫生說情況有點不妙。
女兒剛滿13個月,經常因為呼吸道感染生病,還得過肺炎。聽說三伏貼可以治療呼吸道疾病,7月12日頭伏這天,她帶著女兒來到江西省兒童醫院“敷貼”。
和很多家長一樣,萬靜相信,三伏貼有著“冬病夏治”的神奇功效——在最熱最潮的三伏天里,用藥物敷貼,對部分穴位“猛攻”,能夠達到祛除濕氣、調節腑臟功能、恢復陰陽平衡的效果。這樣一來,到了冬天,支氣管炎、哮喘、過敏性鼻炎等秋冬易發疾病統統和你“拜拜”。
究竟什么原因導致了女兒的皮損?“醫院只在7月14日給我們開了治療皮損的藥物,之后做了幾次電話回訪,詢問是否按時涂藥?!?nbsp;萬靜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在醫院,萬靜還遇到了很多有著同樣遭遇的家長。直到江西省兒童醫院發布情況通報,她才得知,共有92名兒童出現了瘙癢、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應癥狀。
2019年7月18日深夜,江西省衛生健康委和江西省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情況通報,皮膚不良反應系輔料配制欠合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