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戒游戲,爸爸戒煙?”兩份合約,兩樣童年
童年之幸或不幸,其實與外在客觀條件沒有因果關系,卻與家庭內在養育觀念直接關聯。當下做父母的,可有多少愿意又有多少能夠為孩子去改變自己?
責任編輯:溫翠玲
童年之幸或不幸,其實與外在客觀條件沒有因果關系,卻與家庭內在養育觀念直接關聯。當下做父母的,可有多少愿意又有多少能夠為孩子去改變自己?
最近偶然機會見識到兩份孩子與父母簽訂的合約文本,因之感嘆過去、現在與將來,童年仍會有幸運與不幸之分!因為,童年之幸或不幸,其實與外在客觀條件沒有因果關系,卻與家庭內在養育觀念直接關聯。
先看到的,是一份感覺挺嚇人的小學生承諾書。承諾書是三年級小學生依照父母要求用表格書寫的,說要請大家監督并幫助他改掉壞習慣,為此書面承諾“十不準”——不準對老師發脾氣說臟話,未做到(回家)罰跪4小時,做飯一個月;課堂走動,罰跪2小時;課堂說話,罰跪2小時;(課堂)坐姿不端正,(回家)面壁2小時;(對老師對同學)生氣翻白眼,面壁1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