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子強:孤高改革者的領袖課
重溫卡特的執政經驗,是要指出:一個孤高、不近人情的改革者,縱然在“完全執政”、“府院共治”的有利政局中,也有失敗的可能。
【新君王論】
改革往往需要很高超之政治技巧,并不單是善良意愿以及原則掛帥,便可以水到渠成。就職不久,馬英九與藍營便漸趨對立,府院關系緊張,這會否令他自己再次譜上一段類似卡特式的改革者哀曲呢?我想這將會是改革者很重要的一堂領袖課。
以清廉、講原則、不妥協、“不沾鍋”見稱的馬英九,以高票擊敗被陳水扁所拖垮、貪腐丑聞不斷的民進黨,原本大家以為他形勢大好,不料在通脹高企、人民生活水平遭受蠶食、民怨不斷的情況下,上臺才兩個月,竟已早早結束其施政蜜月期,民望只有三成,跌破了警戒線。
6月初,民進黨公布的民調顯示,有84%臺灣民眾擔心油電漲價引起新一波物價上漲,其中45%對于新政府平穩物價的能力沒有信心,32%對馬上任后表現不滿意。民調出自馬的對手,我們看時當然要格外小心,但我相信這次卻或多或少反映了臺灣的現實。
通脹是世界性問題,不能全怪馬英九,但馬的領導風格,卻有可能令他作繭自縛,重蹈以往一些失敗的改革者如美國前總統卡特的覆轍。最近的一次采訪中,國民黨黨主席吳伯雄指出,馬的一個問題就是不夠“圓融”。而之前吳更說過,希望馬政府團隊以后不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