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任首相一當選就立了個flag
成也“脫歐”,敗也“脫歐”,“脫歐”的進展決定了約翰遜的地位穩定與否。
近日,經全英16萬保守黨成員投票,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以顯著優勢領先對手杰里米·亨特,成為英國保守黨新任領袖,同時也成為了英國的新任首相。
當選演講中,他馬上就立了一個flag:10月31日前脫歐。戳視頻↓↓↓
英國版“特朗普”?
倫敦市前市長、英國前外交大臣、英國首相競爭者,這是鮑里斯·約翰遜最顯眼的標簽。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標簽是——英國版唐納德·特朗普。
畢竟光是看照片就很像了↓↓
一頭亂蓬蓬的金發和過于靈動的神態動作,為國民貢獻大量表情包,兩位談資十足的領導人,之所以如此相似,或許出于他們有意無意營造出的共同“政治人設”。
表演型人格政客
與特朗普善于調動公眾情緒的特長一致,資深媒體人鮑里斯深諳媒體和公眾心理。從競選倫敦市長到與特雷莎·梅競爭首相,鮑里斯制造了多起“享譽全球”的驚人現場,掀起一輪輪熱點和話題。
類似的窘態發生過不止一次。
一大波表情包襲來……
不羈的外表下有著光鮮的履歷
1964年出生的鮑里斯·約翰遜是典型英格蘭精英。家世顯赫,祖先可追溯至英王喬治二世,父親和祖父都曾在歐盟委員會擔任要職。
1977年,13歲的約翰遜通過伊頓公學的入學考試并獲得僅70個名額的國王獎學金。之后,他開始搭建后來幫助他進入報界和政界的同學人脈網絡。也是這一時期,他開始用自己的中間名“鮑里斯”來稱呼自己。
1983年,鮑里斯贏得了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古典學專業的獎學金,并得到由藍血(指擁有歐洲貴族血統的人)學生組成的布靈頓俱樂部的邀請。同時期這個俱樂部的成員還有大衛·卡梅倫、邁克爾·戈夫和杰里米·亨特等,這些人在21世紀初主導了英國的政壇和媒體。
資深媒體人轉行政客
本科畢業后,約翰遜進入報界。他先是通過家族關系進入《泰晤士報》實習,但因為在一篇文章中杜撰了一句來自他教父的引文被開除。
這之后,他又借助牛津大學辯論社主席身份積累的人脈,進入了《每日電訊報》,專門報道歐洲事務。鮑里斯為了博眼球,專門寫聳人聽聞的文章。而歐洲共同體在他筆下也成了官僚主義笑話頻出的地方,鮑里斯反歐思想初顯。吸睛熱文令約翰遜名聲大振,回到英國后,他被提拔至助理主編兼首席政治專欄作家。
1999年更得到了《每日電訊報》姐妹報《旁觀者》的主編職位。
通過這兩份報紙積累的知名度和人脈,鮑里斯·約翰遜在2001年當選保守黨議員后,迅速成為政治名人。
兩任倫敦市長
2008年鮑里斯首次當選倫敦市長,2012年成功連任。八年的倫敦市長任期是約翰遜從政至今的最大成就。
在他的后援會中,支持者們為他制作了政績宣傳字報,包括增加了50萬個新就業崗位,23.5萬個新學徒崗位,提供了約10萬套經濟適用房,將市政稅降低了10%,犯罪率下降一半等。
喜歡他的人認為他摒棄了“虛偽政客”的形象,足夠“接地氣”。而討厭他的人卻認為他精于算計,夸夸其談,自負又自戀,為了成功甚至有時候可以不擇手段。
脫歐公投——鮑里斯人生的高光時刻
2016年脫歐公投宣傳期間,鮑里斯加入脫歐陣營,成為堅定的“脫歐派”。他公開挑戰卡梅倫的留歐宣傳。
因為極富煽動性的演說,鮑里斯贏得了輿論的大力支持。
鮑里斯宣稱,在英歐關系中,英國每周得交3.5億鎊給歐盟,但這筆錢應該資助國家醫療服務體系。這也讓印在巴士上的“每周為NHS(英國國民健康保險制度)額外撥款3.5億英鎊”的標語深入人心。
強硬脫歐派的代表 英國硬脫歐的風險激增
直到在這次的領導人競選里,強硬脫歐派的標簽仍是他決勝的關鍵。鮑里斯表示,
今年10月31日前英國必須完成脫歐,不管有協議沒協議。
他曾在辯論中說,英國人民已經對目前的脫歐僵局“忍無可忍”了,如果這個僵局在10月31日后還在,保守黨會付出“真正慘痛的代價”。
脫歐困局下 鮑里斯當選是“時勢造英雄”
脫歐公投三年以來,英國仍然陷在深深的政治迷霧中。
5月初地方選舉保守黨損失慘重,歐洲議會選舉結果進一步凸顯其選情危急,保守黨選民大量流向支持“無協議脫歐”的脫歐黨。
保守黨被迫轉向“硬脫歐”,以挽救其執政前景。
專家:“脫歐”成績單決定首相時長
專家分析認為,選舉結果迎合了英國國內盡快擺脫“脫歐”困局的情緒,滿足了保守黨內維持執政地位的需求。
約翰遜對內首要任務是穩固首相地位,對外重中之重是爭取歐盟在談判中讓步。成也“脫歐”,敗也“脫歐”,“脫歐”的進展決定了約翰遜的地位穩定與否。
鮑里斯·約翰遜一直將首相作為人生目標,但如果“脫歐”成績單不行,這個人生夢想的持續時間將很短暫。
“脫歐”不僅僅是英國的問題,而是關系著歐洲甚至全球局勢,只想提醒他一句:請先處理好自家事,不要對別人家的事無理干涉、指手畫腳。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