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強:制造北京奧運會視覺特效
為第29屆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開閉幕式設計視覺特效,這一次,他又要用上他浸淫了25年的拿手好戲——爆炸繪畫,只不過這一次的畫布是“鳥巢”上方的天空。
當代藝術的特點是跟這個時代的互動多,好對時代脈搏、社會環境作出敏感反應,形式和方法都很豐富
蔡國強
1957年生于福建泉州。
1981-1985年就讀于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
1986年赴日本留學,1995年移居美國紐約。
曾獲1995年日本文化設 計獎、1995年第46屆威尼斯雙年展“超國度文化展本尼斯獎”、1999年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國際金獅獎、2001年美國歐柏特藝術獎。
2001年, 負責APEC大型景觀焰火設計。
2008年,擔任北京奧運會及殘奧會視覺特效藝術總設計。
《撞墻》 2006
99條與實體一樣大小的狼和玻璃墻。狼:混凝紙糊、石膏、玻璃纖維、樹脂和繪制毛皮 受德意志銀行委托制作
《威尼斯收租院》 1999
在威尼斯軍火庫展出 。龍緒里和9位特邀藝術家當場制作的108件真人大小的雕塑,60噸泥、鐵和木架,其他道具和雕塑用工具,4盞旋轉夜燈,《收租院》相關資料和圖片復印件 (1965年) 受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委托制作 圖/Elio Montanari 圖片提供/蔡工作室
老北京的四合院講究“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貓胖丫頭”,蔡國強的院子里種著石榴、丁香、海棠,一輛老舊的木制小推車停在一角,一樽約1米高的青花瓷魚缸坐在院中央?;乩鹊拇皺羯系裰?,每一塊青磚都似洗過,發白。廂房的彩磚是原主人留下的,100多年了。
早鍛煉剛結束的蔡國強出汗了。8個月來,他每天中午出門,進“鳥巢”或奧運開閉幕式運營中心,下半夜回家。其余時間以半小時為單位切割給不同的事務。
兩件大事:一.為第29屆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開閉幕式設計視覺特效,這一次,他又要用上他浸淫了25年的拿手好戲——爆炸繪畫,只不過這一次的畫布是“鳥巢”上方的天空;二.籌備8月20日將在中國美術館開幕的大型個人巡回展“我想要相信”——上一站是今年2月,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展出97天,觀眾幾十萬人次;下一站是2009年春,西班牙比爾堡古根海姆博物館。
蔡國強火藥畫的過程通常是這樣:將特別訂制的日本麻紙鋪在地上(麻紙的纖維結構能保留并吸收爆炸的能量,同時呈現紙面焦化的效果),撒放不同能量的火藥粉塵,或用紙板在麻紙上布置輪廓造型。有時,他會用鵝卵石加重壓力以強化爆炸效果。然后,他用一支香點燃導火索,火藥按照設計路線奔跑,幾秒后就聞到刺鼻煙味。助手們迅速用布團壓滅余燼,將整幅畫從地上揭起,垂直懸掛起來。
自1995年蔡國強移居紐約起,他對材料的駕馭日趨精進,這種爆炸形成的圖像也越來越復雜、豐富和抽象。評論家們有不少隆重、深刻的閱讀,但他似乎更愛用那個比喻:做愛——要有意外,有喘息,有互動,整個過程是冒險。
當代藝術圈里有個繞口令一樣的段子,列舉了“四長”、“四短”、“四黃”、“四紅”,蔡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