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回料應該感到光榮
當上海人的家里和小區里換上新的分類垃圾桶時,很多人未必知道,生產這些垃圾桶可能也要用到垃圾——可再生廢塑料,業內稱“回料”。
責任編輯:汪韜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宋炳晨 彭琪月
2019年7月23日,浙江臺州,工人們正忙碌地生產和搬運新垃圾桶。
(本文首發于2019年7月25日《南方周末》)
當上海人的家里和小區里換上新的分類垃圾桶時,很多人未必知道,生產這些垃圾桶可能也要用到垃圾——可再生廢塑料,業內稱“回料”。垃圾桶的前世,可能是洗衣機拆下來的塑料外殼、汽車上的塑料保險杠,甚至幼兒園的塑料滑梯。
上海垃圾分類政策一經推出,雪片般的垃圾桶訂單落在上海以南三百多公里的“中國塑料之都”——浙江臺州。北京等46座垃圾分類試點城市將于2020年底前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廣東、山東、河北的垃圾桶廠家也在觀望,等待機遇降臨。
需求洶涌,一個新的問題產生:垃圾桶的原料是什么,夠用嗎?
現世:要經摔、防曬
季君暉是中科院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也是土生土長的臺州人。他記得,臺州的塑料產業是從幾個瓶蓋廠起家的,而塑料工業中分量很重的改性助劑,尤其是橡膠助劑,一直是臺州的傳統產業,成為臺州塑料崛起的關鍵因素。
臺州市塑料行業協會辦公室主任陳家增介紹,如今臺州有上千家生產塑料垃圾桶的企業,產品在全國市場占比60%。
他回憶,臺州垃圾桶生意好起來是從兩年前開始的,“當時很多城市要爭創衛生城市,政府采購就多了起來?!钡罢嬲旧巷L口,還得是2019年。
2019年7月23日,上海市垃圾分類已強制執行近一個月。鑫鼎塑業董事長陳愛華松了口氣,“現在我們覺得很平淡,并沒有網上炒作的那么夸張?!?/p>
“我們在得知上海要搞垃圾分類以后,就從模具、設備、廠房和工藝上都做了提前布局?!标悙廴A表示,即便有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