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腦子里有一束光”

近十年間,歐陽維大量閱讀外公和爺爺留下的文字,循著他們的足跡去打撈昔日舊影,這個過程讓他著迷。他說:他們太豐富了。

責任編輯:邢人儼

近十年間,歐陽維大量閱讀外公和爺爺留下的文字,循著他們的足跡去打撈昔日舊影,這個過程讓他著迷。他說:他們太豐富了。

歐陽予倩故居。 (視覺中國/圖)

歐陽家跟田家有一個約定:如果我父母有兩個兒子,其中一個要姓歐陽,這樣我就隨了媽媽的姓。我和哥哥姐姐從小在外公家長大。我的父親田海男是田漢的長子,我的母親歐陽敬如是歐陽予倩的獨女。從我父母的婚姻可見歐陽予倩和田漢的關系。

表面上看,外公和爺爺的人生很不相同: 外公出身于瀏陽望族,爺爺是長沙縣的農家子弟;外公溫和,爺爺熱烈;外公寫正劇,也寫喜劇,一生按他的想法走下來了,幸好沒有受到大的折磨;爺爺愛寫悲劇和愛情沖突,一腔赤誠,但他的人生起伏跌宕,晚年受到殘酷迫害,最后以悲劇告終。

夏衍說過,對于壽昌和予倩,“愛祖國、爭民主這條紅線使他們走上了同一條大路?!痹谒囆g風格和處理藝術與政治的關系上,外公和爺爺似乎有所不同,但總的方向是一致的。他們在精神上契合,在藝術道路上合作,友誼縱貫了一輩子。他們之間也經常爭論,曾經爭得臉紅脖子粗。外公被認為是“磨光派”,爺爺被認為是“突擊派”;“磨光派”批評“突擊派”的作品過于粗糙,藝術性和功底不夠;“突擊派”認為在抗戰的大背景下,不能苛求藝術水平。但事實上,爭論也是他倆友誼的一部分。

他們有同樣的良知,他們都是頭腦中有一束光的人。

他們在1920年代相逢

在外公的記憶里,1913年他在長沙組織文社演新劇的時候,爺爺去看過戲??墒翘餄h說,當時他還是一個十四五歲的窮師范生,沒錢買票,戲沒看成,只是經過左文襄祠門口,看到文社演劇的廣告和布景師在做景片,心里十分羨慕,引起他對新劇事業的向往。他知道歐陽予倩是世家子弟、留日學生,不去考洋進士,反而投身戲劇,心里很佩服。

他倆正式認識是在1921年底。那時候,歐陽予倩在上海唱紅樓戲,掛頭牌,同時也演新??;田漢剛從日本回國,在藝術上還處于唯美主義階段,他們在藝術實踐中偶有交集。到南國藝術運動時期,兩人已經是合作伙伴。

1924年,爺爺田漢和奶奶易漱瑜一起創辦了《南國半月刊》。爺爺奶奶青梅竹馬,感情篤深,可惜1925年奶奶就去世了,那時我父親才一歲多。爺爺因失去奶奶非常悲痛,寫了許多悼亡詩。他把“南國”當作情感和事業的寄托,繼刊物后,又辦起了南國電影劇社和南國藝術學院。

田漢、歐陽予倩、徐悲鴻分別擔任南國藝術學院的文學、戲劇和美術系主任。洪深、徐志摩、郁達夫、周信芳等藝術家常來上課;唐懷秋、卜萬倉、顧夢鶴、宗白華、黎錦暉等都是南國運動的發起者和骨干。他們兩人在1926年以主席名義邀請各路藝術家舉辦“消寒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